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6年09月09日

探访《西游记》成书地蕲春 揭秘吴承恩与李时珍的交往

长江边上吴承恩写下一生最灿烂篇章

阅读数:7639  

一座有玉华宫的王府

寻访荆王府遗迹

那么,与吴承恩、李时珍都有着密切关系的荆王府究竟是怎样一座王府,竟然能够让两位时代伟人风云际会于此?其实,荆王府还真的不简单。

明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驾崩,明仁宗即位,立长子朱瞻基为太子。按照明代制度,其余各子封为藩王,第六子朱瞻堈被封为荆宪王,开府于江西南昌。但是开府不久,朱瞻堈就发现有大蛇盘旋在王座之上,他觉得这是一个不详的预兆,便多次向朝廷申请迁府。1445年,荆宪王迁王府于蕲州,王府建在麒麟山山坡上,面临长江。据明嘉靖《蕲州志》记载,“其城周围九里三十三步,一千一百三十丈,高一丈八尺,城门六座,城上串棂九百九十间。”

明朝时,王府是个小朝廷,比如荆王府就设有承奉司、长史司、典宝所、典膳所、典服所、审理所、奉祠所、纪善所、良医所、典仪所、工政所和群牧所等二司十所。其中纪善所设纪善二人,正八品,其职责为“掌讽导理法,开谕古谊,及国家恩义大节,以诏王善”,“凡宗室年十岁以上,入宗学,教授与纪善为之师。”

荆王府迁到蕲州,也是看中了此处经济繁华、文脉昌盛。据张国辉介绍,蕲州自古九十九座庙宇、九十九座牌坊、九十九口水井,底蕴深厚、文化昌盛、人口众多,“因为蕲州地处黄金水道旁边,江面宽,码头水深泊位比较多。大别山的茶叶、竹木加工品,都从此处运输到全国各地。宋朝时,蕲州所缴纳的赋税占据全国十分之一,茶叶产量占到全国的六分之一”。

荆王府迁到蕲州,进一步推动了当地文化经济发展。明成祖朱棣成功上位的“经验”,宁王举兵做乱的惨痛教训,使得明朝皇帝对各地藩王的控制极其严格。藩王不得拥有武装力量,不得干涉地方政府,还得接受朝廷派来的官员。但是可以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吃喝作乐,交往文人雅士,刻印书籍。据郑伯成介绍,明朝“前七子”中的王世贞、“后七子”中的吴国伦、嘉靖进士耿定向等人多次往返蕲州。江苏、福建等地商人随之而来。一时间,荆王府“夜市千灯照碧云,犹自笙歌彻晓闻”。

荆王府传了十代,1643年,张献忠攻破蕲州城,将荆王府等全部烧毁,目前只留下一大片遗址。

在张国辉的引导下,采访团一行人来到一片庄稼地里,拨开山芋藤,一块当年荆王府的汉白玉柱基出现在大家面前。张国辉说,他小时候还看到过3座六柱五间和四柱三间的汉白玉牌坊,呈品字型排列,“在六柱牌坊的前面,有一块高近2米、宽0.8米的‘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巨碑”,可惜的是,在文革中,这些东西都被当做“四旧”毁坏了。

吴承恩供职的荆王府已是第五代荆恭王朱翊钜,有三个儿子。当时的荆王府里有位活宝王爷樊山王,是荆恭王朱翊钜的叔叔,喜爱神仙之道,在王府内建坛炼丹。一肚子志怪故事的吴承恩很受樊山王喜爱,所以他在荆王府里生活得很惬意,一扫前半生的不顺与阴霾,让他能够静下心来创作《西游记》,同时也把荆王府写进了《西游记》。

《西游记》第88回写的玉华国就是荆王府。据著名西游记文化研究专家蔡铁鹰先生考证,玉华国就是荆王府有8条理由支撑:玉华国故事是吴承恩首创,在之前的取经故事中从未出现;荆王府里有座宫殿就叫玉华宫,完全可以指代荆王府;玉华王自称“孤在此城,今已五代”,吴承恩任荆府纪善时荆王恰恰是第五代;玉华王府的官员配置与荆王府完全一致;玉华王自称贤王,荆王府当时正“上下一心,铸造贤名”;玉华王有三个小王子,荆宪王也有三个儿子;“《西游记》共写了九个人间国度,其中作者正面称颂的只有一个,就是玉华国……表达了作者的特殊感情”;能够突显当地特色的一点,《西游记》中玉华既称国,又称玉华州、玉华县,与现实的蕲州相对应,荆王府是皇家宗室封国,蕲州是一个散州,是黄州管辖下的县级州,既可称州又可称县。

大约用了两年时间,吴承恩完成了《西游记》创作。对于《西游记》手稿的去处,只能是留给了喜爱神仙之道的樊山王。因为对于吴承恩来说,这部书稿除了完成他儿时的一个梦想外,毫无用处:一是没有财力刻印这本书,二是也不能卖,毕竟他是一个官员,写小说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要顾及到自己的脸面。

离开荆王府十年后,吴承恩在淮安逝世。又过了十年,《西游记》在南京一个叫金陵世德堂的书店刻印面世风行。当时没有人知道是吴承恩写了这部巨著,上面也没有他的名字。但就是这部《西游记》,循着前世的魂魄,在西北丝绸之路上大为流行;扬起今世的风帆,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航行,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乃至全世界广受欢迎;绽放时代的精神,《西游记》的东风西渐,让欧罗巴与自由女神为之倾倒。目前,《西游记》被译成英、日、法、德、意、西、俄、捷、罗、朝、越等多种语言,世界主要语种都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译本。在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学名著中,《西游记》走得最远,最具有实际意义,成为属于全世界人民的一部不朽的伟大著作。

苏东坡文化节的启示

8月23日下午,忙完当天采访,采访团一行在黄冈市区的一家快捷宾馆住下。打开电视,调到黄冈电视台,屏幕下方有“东坡遗爱黄梅飘香”8个字,这是第七届中国(黄冈)东坡文化节暨第九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的主题,“两节”将于9月6日到13日在黄冈市举行。据介绍,这次节会将有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对接、东坡禅学研讨会、大型人文纪录片《苏东坡》首发式、“东坡美食汇”展示等十多项活动。

苏东坡与黄梅戏不是黄冈自身所独有的文化资源,但当地政府通过资源整合,打造出一个别有特色的节庆活动。以苏东坡为例,他出生于四川眉山,在湖州太守任上因“乌台诗案”被捕下狱,后一路被贬至湖北黄州、广东惠州、海南儋州。就这样,一个失意的苏东坡把湖北黄冈、广东惠州、海南儋州和四川眉山紧密联系在一起,四地政府约定,轮流举办苏东坡文化节。淮安类似的文化资源更多。就拿吴承恩来说,除淮安外,能够认定其主要行踪的就有3个地方,在南京国子监读书近10年,出任浙江长兴县丞,就任湖北蕲州荆王府纪善,并且在当地都留有诗文或碑刻。放开了说,全国各地有那么多关于《西游记》文化的传说、景点、艺术形式,而且全国甚至很多国家和地区又有那么多人喜爱《西游记》。如果淮安牵头,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或可有所作为。

一段与李时珍的交往

李时珍铜像

如果说,当地的悟空和尚、祭祀齐天大圣的风俗给吴承恩带来了文学创作素材和灵感,那么,李时珍带给了吴承恩更为实际的东西——健康。据当地民间传说,吴承恩喝了李时珍配制的药酒后,身体健康长寿,精力充沛,写出了《西游记》。

李时珍比吴承恩小12岁,老家在蕲州镇东长街。东长街和吴承恩出生地河下很像,都是文脉昌盛。明清两代,河下出了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文化底蕴深厚;同时代的东长街上树立着上百块牌坊,有功名的人士也不在少数,更有一门五进士的美谈。现如今,东长街又被称为博士街,一条七八百米的街道,出了100多名博士。

蕲州镇上有座李时珍纪念馆,正在建设中。馆名由邓小平同志题写,门口的一对石狮子出自荆王府。纪念馆里,有一座李时珍站立的铜像,据称双腿是空的,里面填塞了365种中药,意为保佑人们一年365天健康平安。纪念馆最深处是李时珍夫妻及其父母的墓地。郑伯成告诉采访团,每到清明时节,当地群众来此拜祭李时珍,同时会从李时珍坟头上拔些草带回去熬制,据称可以治病。

同吴承恩一样,李时珍与荆王府的渊源极深,“荆王府人生病,都是李时珍父子治疗的。李时珍到太医院的第一步,就是由荆王府推荐给楚王,再由楚王推荐给太医院的。”

隆庆六年,李时珍辞去太医院院判的职务回到蕲州,成为荆王府的座上宾。郑伯成认为,两位伟人在此时期同时创作了《西游记》、《本草纲目》两部伟大著作。

学术界一般认为,吴承恩在荆王府只待了两年多时间,就回淮安老家了。郑伯成却认为,吴承恩在荆王府待了4~6年,至少是四年半。郑伯成说,对此,他有三点理由,“第一,从吴承恩的生平里,找不到与‘医’相关的经历,但是他从蕲州回去后,就会用药方给老百姓治瘟疫,对医药很熟悉;第二,《西游记》中多次出现医药情节,用现代的中医观点看待《西游记》中的药方、医理都符合,没有不符合医理的;第三,原来吴承恩的身体特别差,最后却长寿而终。他的医术是怎么来的?养生方面的知识是怎么来的?”郑伯成认为,吴承恩的医术、养生知识应该是李时珍教的,两人至少相处了半年时间。

张国辉认为,《西游记》第六十九回中,孙悟空为朱紫国国王“悬丝诊脉”,就是当年李时珍为王妃悬丝诊脉治好凝难杂症的故事演化而来,“所用药方巴豆、大黄,通闭塞,破结肠,正是李时珍《本草纲目》之方”。

一位寻找故事的先生

文史专家郑伯成

蕲春,隶属湖北省黄冈市,地处长江中游北部。据原蕲春县文化馆副馆长、文史专家郑伯成介绍,蕲春地形呈长方形,“高山、丘陵、平原、湿地、湖泊,一直到长江,不管什么地形地貌,蕲春都有,这在全国都很少见”;蕲春是著名的教授县,目前全球有3000多名蕲春籍教授;蕲春还是医圣故里,李时珍出生于此。

郑伯成今年70岁,专门研究蕲春历史文化30多年,1986年开始涉足《西游记》研究,先后出版了《〈西游记〉与湖北蕲州》、《神怪侠笔吴承恩》、《灵猴孙悟空》等著作,并最终推导出蕲春是《西游记》成书地的结论,受到学界认可。

郑伯成介绍,目前整个黄冈市,凡是当年蕲州管辖的县都有与《西游记》接近的民间故事,不是蕲州管辖的县则没有。“吴承恩当荆府纪善时,与荆王的关系特别好。纪善是个闲职,有两个人,其实一个人就足够了,所以吴承恩完全有时间在蕲州游览,寻访相关故事。”

1985年,郑伯成寻访蕲春民间故事时,刘河镇石鼓冲村82岁的裴修春老人给他讲了很多与吴承恩相关的故事,其中有个《狮子洞》的故事。

据说,周朝的时候,石鼓河上游有一个山石洞,洞主有十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家资万贯,人称这洞为“周十万洞”。后来,有一位年轻的后生求婚,洞主不知他本领如何,让他在山上另择一地造一山洞,还说山洞造得好便可以当入赘女婿,造得不好就死了这条心。这后生好生了得,只一夜之间便造好了一座十分气派的石洞,比周十万洞还强似十倍!于是,这后生与洞主的女儿结成了连理,并以新造的石洞为家,另起了炉灶。几年之后,周洞主的第四个儿子与人争斗,仇家得势,还杀死了周洞主。那后生得知岳父被杀,便前来报仇。只见他所到之处,无人可挡,被他杀死的人很快就倒了一大排。恰好上天文殊菩萨在此路过,见他杀人太多,又有妖气冲天,便用佛法让他现出原形,原来是一只九头黄狮,文殊菩萨便收为坐骑。从此,人们把那后生造的石洞叫做狮子洞,把这座山叫做狮子山。

裴修春老人告诉郑伯成,这个故事在当地代代相传,“传到前辈人口里时,外地有个先生到石鼓河听粑铺老板讲了这个故事后,给粑铺老板很多银子,让他带路上狮子山、钻狮子洞,一住就是七天。再后来,这位先生把狮子洞的故事写进了书里,变成了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

这位先生就是吴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