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6年11月22日

我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阅读数:1062  

本报记者 赵日超  通讯员 郑文峰

近年来,我区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以智能化改造推动机械电子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推进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食品品牌建设,机械、电子、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实现了转型升级。

机械电子产业发展加快

机械电子产业是我区的传统产业,也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全区现有机械电子企业12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9家。机械行业拥有双环齿轮、施塔德电梯、惠民交通设备、苏通市政机械、建工尼龙等多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个省级研发平台、1个省级名牌产品、2个省级著名商标和包括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个市级高新技术产品、45个发明专利产品在内的70余种产品。

目前,总投资5亿元的金成机械年产5000套轮胎模具一期、总投资超亿元的日恒电子、库博汽配、长峰耐磨材料、生壹数控机床、连科交通器材、施塔德电梯智能机器人技改、双环齿轮智能技改、龙造电子、福美好农业机械、五强空调等项目已试产或部分投产,总投资1亿美元的捷群电子、总投资超亿元的贝特里弗自动化数控设备、博巴电器3个亿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新签约总投资1亿美元的动力锂电池和超亿元的施塔德电梯智能车间技改2个亿元以上项目。

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我区纺织产业主要集聚在淮城镇,该镇现有润淮针纺织园、康马路针纺织产业园和河西针纺织集中区三个针纺织园区。其中,润淮针纺织园占地188亩,康马路针纺织产业园占地76.6亩,河西针纺织集中区现有厂房面积30万平方米。区域内针纺织企业206家,机器设备1.6万台套,资产规模超10亿元,熟练工人1.6万余名,从业人员3.5万余名,年生产毛巾1.5万吨、手套260万打、围巾2500万条、帽子380万打、袜子1200万双和羊毛衫50万件,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利税3亿元,社会效益15亿元。

近年来,我区毛巾针纺织企业不断更新设备开发新品、开拓市场,坚持走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之路,针纺织产业形成较为完备的市场销售网络,拥有雄厚的技术支撑力量,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良好条件。康乃馨公司的“康尔馨”商标被国家商标局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我区行政认定“驰名商标”的零突破。该公司还瞄准经济连锁酒店及高端人群家纺市场,在电子商务上发力,电商业务快速增长。

食品产业态势良好

我区围绕食品产业特点,做好企业创建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培育、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区积极推动井神盐化、苏食肉品、安佑饲料等重点企业发挥品牌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区持有食品类注册商标950余件。江苏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淮”牌系列产品为“中国名牌产品”,“井神”牌产品为“江苏名牌产品”,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制盐行业十强企业”,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创新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并于去年底在上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江苏苏食肉品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苏食牌鲜冻分割猪肉”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肉类产业影响力品牌,产品主要供应长三角区域的江、浙、沪、皖等地市场,同时保障市肉食市场供应,是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原料肉生产基地和江苏苏果超市有限公司及大润发等卖场制定的“放心肉”供应基地。“淮安茶馓”“淮安蒲菜”先后取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