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7年01月06日

干货多 真实在

——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阅读数:1504  

本报记者 梁文龙 杨文龙

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5日上午胜利召开。

根据大会安排,5日下午,区人大代表分组审议施恩佩区长在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记者与代表交谈中感受到,大家说得最多的是《政府工作报告》“干货多”。

“施区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实实在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没有描述性的文字,信息量很大。例如说到招商引资工作,‘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4个,其中工业项目25个、三产服务业项目16个、农业项目3个;新注册超3000万美元项目7个,注册外资到账1.21亿美元;开工项目到账7200万美元,同比增长10.1%’,只说结果,不讲过程,更没提辛苦。像这样的例子,在‘报告’中随处可见。”人大代表嵇勇说:“没有实干,哪里实绩?这些‘干货’浓缩了区乡两级政府的务实作风,浓缩了各级干部血汗,浓缩了包括人大代表在内的全区人民付出的辛勤劳动。”

“我是来自马甸镇十五里桥村的农民,今天上午听了施区长的《政府工作报告》,我认为没有半句套话、虚话,实打实!”人大代表梁广顺说:“这五年农村的变化太大了。就拿我们村来说,前几年乡亲们交通工具基本上是自行车,大不了就开个摩托车。去年春节时,村里一下子有了几十辆小汽车;再说住房,现在要是找个平房人家还比较困难,都盖起了楼房。”他说,村里道路宽敞平坦,农业机械可以直接开到田头;约两公里长的中心路装了路灯,一到晚上,就是天寒地冻的,路上都是散步的人;残疾人、困难户、病灾户、五保户等特殊群体都得到了很好地照应。“《政府工作报告》说到了城乡统筹部分,就是新农村真实的写照,对这样的报告,我们认为刮刮叫!”

来自农村基层一线的代表、南闸镇中太村党总支书记杨勇。他与梁广顺代表有同样心得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建设美丽乡村、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落实社会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事关民生保障的内容,就是我们广大农民所想的。

“说到底,老百姓最关注的,还是工人大会堂里传递了什么具体信息,‘报告’中有没有说到老百姓关心的问题,说了多少,新年还会为老百姓做哪些实事。教育是个大民生,老百姓关注的是孩子们能不能享受到较好的教育资源,”来自教育战线、连任多届的政协老委员徐光认为,“启动建设楚州中学等9项教育重点工程,创成省优质园12所、市级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11所,周恩来红军小学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这些好事实事都办到了百姓的心坎上,大家看在眼中,记在了心里。他说,“持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实施楚州中学迁址新建工程,推进周恩来红军小学南、北校区和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加快顺河初级中学、车桥中心小学异地新建进度,实施义务教育“改薄工程”30个,创建省优质园3所,筹建中小学体育技能培训中心、乒乓球训练基地”,政府又把老百姓心里所盼的事写进了“报告”中,今年就要实施,这才是让老百姓“到嘴到肚”的好事,值得点赞。

真心换真情。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报告”“干货”纷呈,代表们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掏”出的“货”也是“当当响”。

王强众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共创集团,在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时,“报告”特别提到中央厨房等在建项目进度较快,“开工共创产业园、双环精密锻造等亿元项目89个”。在部署今年工作时,“报告”说“支持共创草坪、康乃馨织造等龙头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今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5亿美元”、“投资5亿元的中央厨房二期、11亿元的新兴移山物流装备制造等超亿元项目快开工、快建设”,这给了我们极高的荣耀,也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增添了我们奋发向前的力量。“报告”提出强化产业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发展质效,促进工业提质,我们责无旁贷。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把共创草坪项目做成世界最强,把中央厨房、卫星厨房项目建成世界最先进的项目,力争3月份让我们的产品通过海南航空集团航线到达16个国家,借助沈铁等8家高铁集团,让我们的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8亿元,打造淮安农产品基地,用“真金白银”的税收,来回报政府的关心和全区人民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