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7年01月06日
参政议政 建言献策
阅读数:2061
工业一组:
推进我区工业企业创新升级转型发展
李 刚 委员
近几年来,全区上下不断加大工业强区战略实施力度,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工业发展迈入全市先进行列。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加快推动工业企业创新升级、转型发展,推动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区工业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少、小、散”,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管理理念较为落后,转型升级陷入迷茫。
工业一组提出推进企业创新升级转型发展的建议:一是要注重“三个一批”,强化引领带动作用;二是要降低企业创新风险,强化转型发展动力;三是要着力多重引导,强化核心竞争力培育;四是要营造良好环境,提高服务转型发展水平。
工业三组:
造浓“双创”风潮 强化引擎作用
张 洁 委员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充分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的重大改革举措,也是富民强区、实现“两聚一高”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当前,我们要加快解决影响创业创新的各类问题,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氛围环境,让创业创新春潮涌动,汇聚起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
当前,我区“双创”氛围还不够浓烈,返乡创业减少;环境需要改善,服务体系不全;畏难心态加重,投资信心不足。
工业三组建议:一要全面引导推动,再掀“双创”热潮;二要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双创”动力;三要紧抓工作重点,提升“双创”成效,进一步完善“双创”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掘群众的创业潜能,努力提升“双创”工作成效。
民进淮安区委:
完善城市配套功能 推动新城区加快发展
储兆凤委员
目前,我区新城区建设初具规模,新城区的硬件建设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然而,与人民群众对新城区发展的热切期望相比,我区的新城区建设仍存在着一定差距和不足。
建议:一要优化新城区城市规划布局,把规划做得更加精细并落到实处,重点打造三个中心和两个支撑。二要加快新城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农贸市场建设,规范市场经营,加快引进生活业态,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城市广场、公园、停车场和公厕等基础设施,改善公共交通设施,提升新城区主要社区的公交通达率。三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四要坚持老城改造与新区建设相结合,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加快新城区建设。
区无党派知联会:
深度打造河下古镇景区
徐 光委员
目前,河下古镇的开发打造已经有了一批重要成果,状元府第初步建成,萧湖景区已经开园,估衣街等部分名街名巷已经恢复。但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议:一要从景区功能呼应的视角,科学定位萧湖景区的旅游功能。二要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把萧湖打造成我区旅游核心景区。三要以状元(科举)文化打造状元府第,丰富文化内涵。四要修复利用一批老建筑,展现古镇厚重的历史文化。五要借鉴外地经验,抓好名街名巷的业态布局。六要重视古镇景区环境建设,让游客玩得舒心。要全面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加强市民的文明教育,塑造亲近游客、善待游客、服务游客的良好风尚。
商贸组:
保护和发展我区商贸业老字号
钱 静委员
目前,我区商贸业老字号发展在传承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缺乏保护和发展规划,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经营管理模式滞后,品牌保护意识缺乏。
建议:一是做好老字号品牌保护工作。制定出台《老字号品牌保护发展促进办法》,在技艺传承、知识产权、文化宣传、品牌推介等方面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二是挖掘传承老字号文化遗产。策应文化、旅游、商贸发展规划,对老字号的店面、设施等给予有效保护,通过行政手段和商业运作,推进老字号复兴。三是积极引导老字号企业发展壮大,加快转变经营理念,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占有率。要加强品牌宣传,适时解决“淮安茶馓”等商标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问题,整合淮安茶馓经营力量。
民革淮安区总支:
进一步提升我区公办中学办学质量
陈国红委员
我区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相比,特别是公办中学与民办中学相比仍然差距较大,影响了我区总体教育水平的提升。
建议:一要优化公办中学教育布局,倾全区之力打造重点公办中学。在乡镇,集中精力办好钦工中学、车桥中学等基础较好的几所高中,乡镇初中考虑由邻近乡镇联合办学或进行合并,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二要加大公办中学有效投入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债务化解力度,帮助公办中学减负,加强教师培训、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不断提升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水平;加快解决职称评聘兑资问题;改进公办中学经费管理制度;三要努力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推动中学教育均衡发展,规范民办教育,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四要改革公办中学办学体制。加强学校办学自主权、学校民主管理和一线教师队伍建设。
医卫组:
加强我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祁 晔委员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区乡村医生队伍整体状况不容乐观,问题和困难突出,亟待加以改善。
我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是乡医队伍力量不强,医疗水平有待提高,工作责权利不匹配。
建议:一要建立乡村医生收入动态增长机制;二要增加村卫生室财政补助,改善村卫生室医疗环境,逐步化解村卫生室原有的建设债务,分期分批偿还向村医借资的费用,将村卫生室逐步转为由卫生院或村集体领办。三要建立人员补充机制,通过公开招考、定向委托培养等方式招聘乡村医生,解决村医补充难的问题;四要探索建立乡村医生医疗责任保险,为村医开展基本医疗服务提供保障。
群团科技文化组:
加强我区民风建设
庞廷娅委员
在快速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阶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我区民风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亟待采取措施加以扭转。
建议: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结合优秀的文化传统,制定淮安区民风细则,提出适应我区社会文化心态的优良民风标准。二要立足民间开展民风建设,成立由政府部门和社团组成的民风建设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民风建设工作;要结合实际,积极推动民风的宣教工作,形式上要为各个阶层群众喜闻乐见。三要加大民风管控和疏导力度,对于民风中的不良风气,要综合运用管控、疏导、教育等多种手段,加大不良习气的纠偏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