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7年01月17日
萧湖印象
阅读数:1357
胡素萍
萧湖古称萧家湖,西依里运河、南连勺湖园、北邻河下古镇,原本是江淮流域最富丽风雅的私家园林,却因其“是村仍近郭,有水可无山”而成为古楚胜景。湖中菰蒲繁茂、渔舟穿行、鸥鹭相逐。一年四季,或春风绿柳,或暑雨乍晴,或秋水葭苍,或寒雪初霁,茫茫洲渚,渺渺烟波,给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的感觉。
夏末金秋,亲水而行,不经意被萧湖这一池的残荷清骨所惊艳。一缕秋风掠过,一片片花瓣轻盈地飘落到荷叶间隙的水面上,恬静而柔美,不由吟出"半池萧条半池诗"的佳句。
萧湖的引人之处,不仅在于景,更在于它厚重的历史。漫步湖畔,必定会被运河堤畔矗立着的一座牌坊所吸引。坊高丈余,上刻“韩侯钓薹”。据说当年韩信穷困潦倒时,常来萧湖钓鱼为生,后人为纪念他,便建造了这座钓台。
和韩侯钓台紧紧相邻的便是漂母祠。祠内,端坐在神台之上的漂母,一方头巾拢住了花白的头发,青衫布裙更映衬出她的善良与质朴。她平静而温和、苍老却安详的目光,透着抚爱世间万物的春风般的气韵。小时候听过韩信千金酬漂母的故事,心里每每生出敬仰之情。
与韩侯钓台毗邻的,是另一处历史遗迹——古枚里。乃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枚乘、枚皋父子的故里,也叫枚里,又称枚亭。明代以后,后人为了纪念枚乘、枚皋父子,在淮城之西萧湖畔其故居旁建立牌坊和枚亭。亭高5米,四面四柱,面阔均为3米,四角微翘。亭中竖一石牌,正面镌"古枚里"三个大字。驻足亭中,手抚青石,清风拂面,耳畔仿佛依稀听见铿锵激昂的汉赋吟咏,于恍惚中,感叹历史的沧桑与久远。
萧湖是柔美的,萧湖是灵动的,萧湖是厚重的,萧湖也是经历过伤痛的。
古老的萧湖,携带着与之相关的美丽传说与传奇历史,见证着古城的兴衰。历史上,萧湖曾为古城防洪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近代,萧湖原生态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湖泊功能逐渐削弱,更有诸多古迹毁于战火与乱世。令人欣慰的是,勤劳而淳朴的萧湖人,不仅创造了萧湖悠久的历史,构建了萧湖丰厚的底蕴,为建设美丽的新萧湖众志成城。
再次拾级亲水而行,萧湖北区碧波荡漾,“渔船所过处,浮萍一道开”。几只白鹭鸶正伫立在浅水里嬉戏,想来这些长期泽水而栖的鸟儿是有灵性的吧!它们,或许也在期待不久的将来,萧湖原有的“一环、二轴、九岛、七片区”等生态景区及名胜古迹都将得到保护恢复。萧湖,这个老城区现存的原生态湖泊将再次焕发生机,再显“古楚无处不流连,最胜当数萧家湖”的迷人风采。
千里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
鸥凫栖水高僧舍,鹳鹤巢云名士楼。
薝卜叶分飞鹭羽,荻芦花散钓鱼舟。
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家万户侯。
临行回望,此刻的萧湖,果然如古人赞美的一样:景色此时正入画,水光遥与白云连。萧家湖上散晴烟,最好凉秋薄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