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7年03月01日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鹏调研我区脱贫攻坚工作时指出:
淮安区扶贫开发工作富有精准性有效性创新性
阅读数:2103
(本报讯 记者 李 峰)2月27日-28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鹏带领省人大机关相关负责同志来我区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市领导葛平、王海平、肖进方,区领导徐子佳、施恩佩、蒋必海、孙志标陪同调研。
赵鹏一行先后察看了钦工天裔鸽业标准化鸽舍、宋集乡林苗一体化及条沿村省级绿化示范村建设、茭陵乡胡庄节制闸、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扶贫项目现场,实地了解项目实施情况。每到一处,赵鹏都详细听取项目介绍,与相关负责人交流讨论,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座谈会上,区委书记徐子佳汇报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十三五”时期,根据全省新一轮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要求,我区新确定省列经济薄弱村27个,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3.31万户、11.75万人。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部署要求,把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事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经济薄弱村增加积累、低收入农户增加收入“长效双增”为中心,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截止2016年底,已有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有”目标,村集体收入达18万元以上,3.09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分别完成“十三五”扶贫开发目标任务的25.9%和27.4%。我区也连续三年荣获全省扶贫系统先进集体。
徐子佳说,尽管我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盼相比,仍然存在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低收入户脱贫易致富难等薄弱环节和不足。今年是全省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攻坚之年,淮安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紧盯经济薄弱村新“八有”和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任务目标,全力把“短板”拉长,进一步突出外引内培,在壮大发展实力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注重分类施策,在挖掘富民潜力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深化重点改革,在激发创新活力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在催生内在动力上实现新突破,确保如期完成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向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赵鹏对我区脱贫奔小康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通过实地观摩和调研,淮安区扶贫开发工作实施过程中的精准性、有效性、创新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所到之处,区、镇、村各级干部以及省委、市委扶贫工作队做事、干事的精气神更加令人鼓舞,给人以信心,淮安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赵鹏指出,2月2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就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安排2017年重点任务,扎实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提出要求,省委书记李强、省长石泰峰对此项工作也作出重要批示。希望淮安区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以及省委、省政府相关要求,进一步将扶贫工作同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新一轮的扶贫工作中要深入研究,不能就扶贫抓扶贫,要以致富奔小康为最终目标,重点解决好脱贫易致富难的问题,积极探索创新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模式以及增加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从根本上解决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的“致穷根”。要进一步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围绕扶贫先扶智,教育和引导农民从“要我富”向“我要富”的思想转变,进一步调动低收入农户共同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要加大力度,争取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市、区各级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围绕扶贫攻坚目标积极争取项目,进一步加快推进片区内关键性工程建设,为区域性扶贫乃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增强后劲。要加大考核和激励机制,制定出台对扶贫人员评先评优考核体系,进一步激发干劲,真正形成合力,保证扶贫开发工作责任的有效传递和落实,形成想干事、干好事的良好工作氛围,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扎实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顺利实施。赵鹏表示,将把此次调研中各相关部门和乡镇提出的建议和想法进一步梳理上报,并及时跟踪推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