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7年04月12日
我区发力“供给侧”改革助推工业经济新跃升
阅读数:2165
朱天羽 黄洁
日前,投资50亿元的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园项目在国信产业园开工建设,挑起了我区新能源产业的新“龙头”。而20个劣质项目被“请”出去,30个低质效企业(项目)被“挑”出来予以重点帮扶的举动,更让来淮客商们竖起大拇指:“腾出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质量。”
近年来,我区推进工业供给侧改革,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对产业集群进行全链培育,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发展质量更优。到2月底,全区新增列统工业企业6户,列统工业企业开票销售44亿元,同比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8亿元,同比增长12.8%。
新品研发 提升企业竞争力
走进江苏惠民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快速公交站台智能安全门、站台屏蔽门等新产品正在加紧生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总经理林涵介绍,近年来,搭上轨道交通发展的快车,江苏惠民交通设备有限公司通过新产品研发实现转型升级。2016年实现产值近4亿元,入库税收超2000万元,电动折叠泵、气动泵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七成。今年,企业将启动上市程序,筹集资金,加快产品研发。
记者来到飞翔纸业15万吨T纸项目二期项目现场,彩印车间、板纸车间和3栋厂房主体已建成。“今年可竣工投产。”总经理张飞介绍,飞翔纸业研发的低克重高强度包装纸和高强度瓦椤纸,受到市场青睐。今年,公司计划合并新老厂区 ,扩大产能,降本增效。
“十三五”以来,我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89.5%,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达59.3%。江苏(井神)盐化工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全链培育 推进产业集群
1月,省商务厅公布了江苏省2017-2018年度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名单和江苏省2017-2018年度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名单,我区3家企业和1个园区榜上有名。
在各地竞相布局电商物流产业的背景下,我区为何异军突起?关键就在于全链培育,走集群发展的道路。
“电商在意什么?房租、快递、人工。” 淮安松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松掰着指头跟记者谈起了生意经,从徐州过来的货物,一辆车一趟来回是1500元,一天10趟车,一年下来就是接近500万的运输成本。而在我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园内,每家电商企业都可以在离仓库1公里范围内找到物流企业的分拨中心,加上政府在仓储等方面的扶持,园区电商企业综合物流成本一票就比别人低0.3到0.7元不等。
2016年,我区电商物流产业产值突破2亿元,实现税收1600万元,分别增长138%,28%,成为经济发展最强劲的新引擎。在我区,像电商物流产业这样通过链条延伸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的例子不在少数。到2016年底,我区针纺织、教学具、新材料、精密机械、羽绒5个特色产业集群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44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113家,实现特色产业销售收入200多亿元,同比增长16%;特色产业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上升了15%。
关停并转 淘汰落后产能
随着气温回升,江苏杰翔羽绒有限公司夏季纳米材料亲肤系列床品又开始热销网络,而该公司投入2000万元上马的羽绒服装生产线也正在抓紧建设。说起这两年的发展,负责人花建松颇为自豪:“2年前,公司果断关闭滞销产品生产线,削减了28%低端产能,集中‘火力’由简单的提绒工艺向羽绒寝品生产发展,先后与罗莱家纺、康乃馨等国内知名酒店用品公司展开了合作。”从产业链上游延伸至下游,杰翔羽绒的提档升级之路正是淮安区众多企业“新生”的缩影。
近年来,我区关停了一批产品销路不畅;工艺技术落后、长期亏损的;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和生产线,鼓励企业通过合并、转向经营、技术改进、产品更新等方式实现提质提效,先后淘汰近20家企业以及年产0.2万吨造纸生产线,年产500吨硫酸钴、硫酸镍项目生产线,年产250吨有机磷助剂生产线2条,年产1000吨氯乙酸、氯甲基甲醚、盐酸生产线2条,年产1500吨纱线、毛巾漂染加工生产线1条,6.2万锭环锭纺落后生产线等。大东包装、柯爱亚电子、航海新型建材等一批低质效项目通过增加技改投入、调整产品结构等方式实现恢复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