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7年04月12日
车桥镇
“五老”发力“点亮”古镇文化
阅读数:950
本报讯 近年来,由于留在农村的绝大多数是为了孙辈上学的老人、务农经商人员以及部分空巢老人,农村失去了昔日的朝气和光泽。针对这种情况,车桥镇老促会组织“五老”发力,再次“点亮”古镇文化。
为充实留守人员的精神生活,该镇老促会会同老体协组织全镇20个村(居)老促会主任和健身指导员进行培训,并在全镇范围内成立了21个兴趣健身队,设立72个健身点,使农家大妈大爷们在农闲时节都能参加《农民健身操》和“广场舞”活动。该镇每季度都组织《农民健身操》和“广场舞”、太极拳、太极刀、揉力球等项目展示,让老年人参加健身的兴趣不断增强。
该镇老促会还构建五大平台激活古镇文化。一是利用草根艺人“大家唱”平台,利用陵园广场,每周一、三、五,自备音响、设备、凳子、茶水,自拉自唱,邀请观众参与,进一步增加文化交流互动人数。二是利用一批老艺人和老医生组成的演唱队“演唱讲”平台,通过康佳养老院这个阵地,每周二、四、六到养老院表演快板书、表演唱、独唱、红歌和小淮剧等,深受老年人欢迎。三是利用一批老教师、老医生、老职工、老干部、老艺人的“周日戏相逢”平台,每周星期日下午1:30在镇影剧院表演古装戏、折子戏、歌剧、淮剧、现代舞、相声、莲湘等,每逢佳节还邀请周边县市的戏迷票友来助演,演出人数较多,演出质量较高,观众参看率较高,基本覆盖全镇及周边乡镇。四是利用“星夜舞为友”平台,丰富人们的夜生活,该团队是一批中老年人,他们既教舞,也跳舞,每晚都在陵园广场聚集,有广场舞、交际舞、双人舞等,彰显了古镇老人的无限自信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五是利用一群有一技之长的剪纸大妈和一批爱好书法的大爷们每周六汇聚在镇文广站挥毫泼墨,献技于民。
(朱荫桃 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