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7年04月12日

不忘初心,做良心糕点

——访淮安同心圆饼屋创始人陈国庆

阅读数:2115  

李 峰  黄 洁

“创业之初,最怕的就是对创业之路的动摇。看准了,认定了,去做就行了。做糕点行业还要记住,既要不断创新,又要坚守初心,才能做出良心产品。”记者初见陈国庆时,他正在店里与年轻的创业者分享自己的创业心得。

走进位于淮安区梁红玉路上的同心圆饼屋,浓郁的糕点香扑鼻而来,琳琅满目的糕点让人食欲大开。

从2000年拥有第一家属于自己的饼屋开始,陈国庆以平均不到两年发展一家门店的速度,在我区主城区开设了9家门店。目前,针对高端定制市场的新店正在筹建中。

转型:抢占西式糕点市场

1996年,高中毕业的陈国庆从老家马鞍山乘车来到淮安,在父母开的糕点屋当学徒。

勤奋的陈国庆很快便能独当一面,各式糕点信手拈来,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饮食习惯发生改变,传统的中式糕点屋进入了发展瓶颈期,经营规模及产值勉强维持,却很难进一步发展壮大。

为了学到更好的技术,陈国庆开始了北上南下拜师学艺的日子。他自费去南京、上海、烟台等地,学习西点制作。那时候,烘焙的概念还没有传入淮安,走南闯北的经历让陈国庆大开眼界。

西点制作、摆放艺术、店面装潢、营销策略……陈国庆如饥似渴地学习,一边琢磨自己的配方。

2000年,陈国庆带着独家配方回到淮安,开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店。尽管有了之前的积累,但他依然在产品研发上下足了功夫。“外形、色泽、口感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陈国庆说,有些材料,虽然使用后可以让糕点的品相看起来更好,但是对健康无益,对这样的材料,只有一个字:“不”。

对原材料的挑剔和坚持,陈国庆业内有名。“就拿面包来说,黄油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面包的口感。试验多次之后,我们选中了新西兰的一款产品,一直使用至今。”陈国庆介绍,“前几年,新西兰地震,原料价格翻倍,而我们的成品价格只是做了微调。”

对品质的追求和对价格的坚持,让陈国庆的同心圆饼屋赢得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开拓:连锁经营成就蛋糕大亨

客户量滚雪球式的增加,主城区面积的拓展,同心圆饼屋开设分店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到2003年,陈国庆开了第3家店,每家店的生意都很火爆。顺境没有让陈国庆止步不前。他将时尚与生活慢慢融入蛋糕之中,不断创新品种,提升口味,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深受顾客青睐。

“我本身就是一名糕点师傅,企业做大了,依然习惯自己动手。随着分店的开设,我发现让员工多经历,参与到公司的发展中,他们会很快成熟,随公司一同前进。所以我就放手让他们去干。”他说。

陈国庆的专注、执着与信任感染了同心圆的每一名员工,“在技术上、产品上,员工们也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公司的形象,公司的业绩自然越来越好。”到2016年,陈国庆陆续开了9家蛋糕店,还在上河镇投资建设了3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

“一直埋头忙发展,店越开越多,人也越来越累。现在好了,我们制定了一套自己的制度体系,磨合出了大家都认可的发展愿景,工作时,大家都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家的事情来做,拼劲、认真劲、甜蜜劲十足,而这,正好符合同心圆饼屋对幸福味道的追求。”陈国庆说,“只有做糕点的员工觉得幸福了,才能将幸福的感觉传递给顾客。”

回归:传统中式糕点守卫精神家园

烘培坊越来越多的今天,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住脚跟?“竞争是好事,可以形成对比,让自己更清醒地看到短板和进步的空间。况且,好的产品本身就能说话。”陈国庆说,研发新产品、寻找新客户和新的方向,是他现在最重要的工作。

“在很长的时间里,饼屋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人,我们的产品也是尽量迎合他们的口味和需求。”2015年,陈国庆开始反思自己创业的初衷,不仅仅是做良心食品,也不只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业的终极目标,是让家人获得安稳的生活,是让父母有个坚实的依靠。这份依靠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有精神上的。

“老年人依然习惯桃酥、月饼、果子等中式糕点,这些都是饼屋很少涉足的领域。”陈国庆发现,尽管路边摊会有这样的糕点出售,但口感和品质难以保证,他决定回归,研制符合老人饮食习惯和健康需求的中式糕点。

陈国庆对中式糕点中的糖、油等配料进行调整,降低糖、油比例,在满足产品工艺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产品甜度,并保持原有口感和口味,试吃阶段就很受消费者欢迎。

“我们还针对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研制了低糖月饼、针对年轻人的花果月饼,还有冰皮月饼、奶黄月饼等,适合人们对健康的要求。”陈国庆说,不久的将来,同心圆各家分店都将推出不同品种、不同口味的中式糕点,让人们在唇齿留香中找回曾经的记忆,守卫精神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