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7年08月16日

我区青少年关爱工作实现“三提升”

阅读数:1934  

近年来,我区立足实际,加强资源整合,强化工作措施,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和自护教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青少年成长环境。

强化领导提升专业化水平。一是队伍专业化。建立青少年关爱组织网格,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培训。二是任务专业化。年初,预防工作作为综治九项专门工作之一,纳入综治目标考核,纳入年度综治工作目标责任状,纳入全区政法重点工作项目内容。三是督查专业化。明确各职能单位的职责任务,与全区政法综治法治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强化教育提升精准化水平。一是精准把握重大节庆开展教育。利用青少年入学、入队、入团等时机,广泛开展了“江苏好少年”“清明祭扫”“青春梦·中国梦”等系列活动。二是精准把握时代主题开展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寻找淮安最美匠心”评选活动,进一步号召我区广大青少年领悟、学习新时期“工匠精神”;在少先队员中开展“依托国防教育基地,强化学生国防教育、励志教育”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开展“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主题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的家国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三是精准把握优势项目开展教育。区预防办联合区关工委、公检法司、教育等成员单位开展各类法治宣传和青少年帮教活动。公检法司等成员单位广泛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利用法制讲座、法制小画册、法制漫画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将法制课堂细化到青少年生活的各方面,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预防学生违法犯罪,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四是精准选定重点环节开展教育。为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组织开展了消防安全大检查和演练,切实加强火灾的防控,预防和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举行住校生安全疏散演练,提高了学生安全逃生意识,增加了学生的逃生技能;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增强小学生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了解,提高地震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青春自护,平安春节”“青春自护,平安暑期”主题活动。

强化平台建设提升持续化水平。一是建媒体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青年之声”等网络平台,动员组织全区团员青年登记成为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在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和重大时点在网上积极发起和参加弘扬正能量的网络行动,唱响网络好声音。二是建实体平台。建有“希望来吧”“青春加油站”“未成年人维权中心”“七彩小屋”“青少年之家”等重点青少年群体、未成年人保护帮教阵地和15家乡镇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并拓展其服务功能,延伸服务触角。三是建服务平台。让青少年既被关爱,更要学会关爱别人。通过开展法制宣传、个案维权、心理咨询、自护教育、困难救助等服务活动,反映青年呼声、回应青年诉求、维护青年权益、服务青年成长。

(魏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