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7年08月22日

乡村记忆碎片

阅读数:1630  

赵长顺

斗转星移,岁月更替,虽然不敢轻易说沧海桑田,但许多曾经让人刻骨铭心的东西却已渐行渐远,甚至再也无处寻觅,只能存在于支离破碎的记忆之中。在我对乡村的记忆碎片中,就有一个叫圩头、溪沟尖和瞎大汪的地方,不时在我眼前浮现。

圩 头

圩头这个地方因一片圩田而得名,那片肥沃的圩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吸引了两个大户人家来此耕种,一户姓董,一户姓葛,他们在这个圩子的一头,建房造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生息,于是便形成了一个叫圩头的自然庄子。

这个自然庄子的董姓和葛姓人家,分别居于圩头的东西两边,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代,原来的两户人家,分别形成了有十几户人家的两个自然小庄子。这两个小庄子的四周都有一条约七八米宽的河,人们则称之为园沟,分别叫董家园沟和葛家园沟,其实这园沟就是一条护庄河。

通往庄子内的只有一座小木桥,据说这个小木桥在很早的时候是座吊桥,白天将桥面放下,可以通行,晚间则用绳子将桥面拉起来,所有人都进不了庄子,可以起到防盗的作用。连接两个小庄子的既有一条河,又有一条大路。两个姓氏的人家世世代代共吃一条河里的水,共走一条路。既有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时期,也是明争暗斗、磕磕绊绊的间隙。他们相互通婚结亲,恩恩怨怨难解难分。

圩头是我邻近的一个庄子,在我记事的时候,园沟和木桥都在,园沟里的水清澈见底,住在园沟里的每户人家都有一个水码头,淘米、洗菜和洗衣服都在这码头上。那小木桥很窄,我们有时去玩,走在那木桥上还吱呀作响,让人有点害怕。后来,那木桥变成了一个坝子,拖拉机可以开到庄子里。又有人家为了出行方便,又另开了一个坝子,园沟里的人家出行又多了一个出口,但园沟却不再完整了。再后来,住在园沟里的人逐渐搬离了老庄子,园沟也渐渐地被填平了。十几年前回家,老庄子里还能看到一两处老房子,近几年再也看不到了。有年春天回老家,特地去原址去转转,只见有一两棵枯木桩子抽出了一缕新绿,似乎还在见证着这里当年的影子。

在这个不大的圩子里,曾承载着几代人的几多困惑艰辛,几多喜怒哀乐,几多传奇故事,几多风流佳话,现一切都已远去。后来,读到陈忠实的《白鹿原》,我惊讶地发现,小小的圩头,其实不就是一部《白鹿原》吗?

溪沟尖

溪沟尖是被人喊出来的一个地名,之所以带个“尖”字,是因为有一条本来东西走向的沟,到了这里突然变成了东北、西南走向,就在这打弯处,形成了一个尖角,庄户人便把这儿叫作溪沟尖。也有人叫作为斜沟尖,因为沟到这里变斜了,这两种说法应该都正确吧。

溪沟里的水是从大运河里流下来的,溪沟其实叫老六洞大沟。从淮城沿运河向南在淮安境内一共有10个涵洞,对应每个洞下面的,都有一条延绵几十公里的河或渠,唯有从六涵洞流出的这条河叫作沟,本来是一条河,怎么叫沟呢?也许是沟应该比河窄一些吧?也许是地处这里的人河见多了,把一些不显眼的河就叫成了沟?

就在这沟的拐弯处,有几十亩排灌自如的肥沃耕地,一年可以长出稻麦两季的庄稼。散落在这儿的一共有三户人家,一户姓邓,一户姓赵,还有一户姓陶。我家就是其中的一户。来自不同的庄户人家,为了便于耕作,便在这儿安家了。为什么不像董家、葛家那样,有一个园沟的庄园呢?小时候听老人讲,这位于溪沟尖子里的这片地,是城里一户人家的,这三户人家只是租人家的地来种的,每年秋收和夏收结束后,城里的那户人家都会派人来收租子。据说人家很通情达理,如果遇到了灾害欠收年代,主动会免收租子。

听说我出生那年,新开挖了六洞大沟,新的六洞大沟则没有弯子了。原来的那一段老溪沟还在,只不过已变成一条死沟,我家也因此搬到了新六洞大沟边上建起了新房子。我记事的时候,溪沟尖子里还住着两户人家,一户是我二大爷家,一户是邓家。我家的老屋基地上已变成了一块旱地,每年夏季还经常和母亲到老屋基地上去找豆角、摘菜什么的。

现在那溪沟早就不在了,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溪沟尖这个地方,但在已填平了的溪沟尖子的顶头位置上,还有一棵大枣树,至今还年年开花结枣,那颗枣树是陶家的,我记得。

瞎大汪

大汪其实就是一个大水塘,就像现在一些地方的鱼塘,还比鱼塘要小一点。不知道是如何形成的,那时每个自然的村落里,都能有一两处这样的汪塘。

我们村里的那个汪塘叫瞎大汪,我们小时候夏日里,几乎天天在汪塘里洗澡、打水仗。离瞎大汪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牛棚子,我们洗累了就到牛棚里乘凉,牛棚边上还有一个泥汪塘,里面全是泥浆,夏季蚊虫多,夜晚村里的几头牛全在那个泥汪塘里度过,牛身上沾上泥浆后,就免受蚊虫叮咬之苦了。

长大后,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就那么一汪水塘,为什么叫瞎大汪呢?问了许多老人,都没人知道,只说是祖上就这样叫的。后来,村上有一位叫二先生的人,告诉了这个名字的来历。

据说很早以前,我们村子里有两个这样的大汪塘,一年四季都有一汪永不干枯碧蓝见底的清水,从天上看,就像一个人的两只眼睛。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有一个汪塘的水渐渐变少,后来就干枯了,两只汪塘只有一只汪塘有水,从天上看就像人瞎了一只眼一样,后来,村上人就将这汪塘叫作瞎大汪了。

原来牛棚的位置,被做成泥汪让牛歇息的地方,就是村里的另一处汪塘的前身。真不知道在那两只汪塘在没有干枯的时候,叫什么美丽的名字呢?我真得佩服村里人的想象力。



Fatal error: Uncaught exception 'RedisException' with message 'OOM command not allowed when used memory > 'maxmemory'.' in /var/www/ThinkPHP/Library/Think/Session/Driver/Redis.class.php:75 Stack trace: #0 /var/www/ThinkPHP/Library/Think/Session/Driver/Redis.class.php(75): Redis->setex('0998872413008e2...', 3600, '') #1 [internal function]: Think\Session\Driver\Redis->write('0998872413008e2...', '') #2 {main} thrown in /var/www/ThinkPHP/Library/Think/Session/Driver/Redis.class.php on line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