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7年10月20日
我区启动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试点工作
阅读数:1317
本报讯(记者 于行行 通讯员 张宏伟 高国慧)为进一步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日前,我区启动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试点工作。
据悉,在基层网格层面,我区重点以网格员、网格长为主体,以互联网为载体,实时采集源头信息、动态接受上级指令;在乡镇(街道)层面,重点建强社会治理联动中心(与综治中心为同一平台),统一汇聚网格员采集上传的各类信息,动态研判处理,及时向有关部门和网格员推送工作指令,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在区工作层面,重点建强社会治理联动指挥平台,横向集成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与政务服务网、12345、110等系统和热线的联动对接,形成整体工作合力。每个网格均配备“一长三员”:网格长由各村居(社区)书记或主任担任,是网格第一责任人,主持责任网格内日常工作;网格员由村居(社区)班子成员担任,是网格的直接责任人,负责责任网格内各类业务的信息收集、事件上报、协调处理、情况反馈等工作;督查员由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担任,负责督查党委政府决策的落实情况和网格内事件的处置情况;信息员由村民小组组长和平安志愿者等担任,负责向网格员报告网格内所有的信息。
阶段目标,10月底前,淮城街道、施河镇、流均镇、席桥镇要重点突出党建引领、组织架构、多元参与、社会共治等方面试点任务,全面加快试点工作进度,力争短期落地见效,完成市和区确定的任务;其他乡镇(街道)和区各有关部门初步完成单项试点工作任务,为形成区级试点工作成果奠定基础;11月底前,全区各乡镇(街道)完成试点攻坚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基本形成具有本乡镇(街道)特色的试点工作经验;12月底前,各乡镇(街道)完成试点全面推广阶段的各项任务,形成富有本乡镇(街道)特色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 2018年2月底前,实现我区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全面应用,打造全区网格化工作新品牌,最终实现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工作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