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7年10月24日

访孔祥熙故居

阅读数:2156  

蔡怀森

寓居上海,临近四川北路。经常路过位于四川北路和多伦路口的孔祥熙故居门前,这是一幢临街半弧形西班牙建筑风格的二层小楼,正门对着多伦路口,侧面临四川北路,门旁有铭牌标示“孔祥熙故居”,还注明抗战胜利后孔祥熙在此居住。

孔祥熙是近代史上著名人物,民国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在各地的居所应该还有,不会只是四川北路这一处。小楼虽有特色,但并不气派,也不算豪华,甚至不及近旁邻居白崇禧、汤恩伯的公馆。

这次在山西太谷县,有机会拜访了孔祥熙出生地的故居。了解了孔祥熙青少年时期的一些真实情况。

孔祥熙1880年出生在山西太谷县程家庄一普通农户家庭,并非传说中的大地主人家。孔祥熙幼时家贫,6岁丧母。父亲为私塾先生。孔祥熙十岁时患痄腮,病情一度严重,昏迷不醒。寻医问药皆不得治,百般无奈之下去了洋人在太谷县办的教会医院得以治愈,感恩乃信教。后教会牧师见孔祥熙敦厚聪慧,让其就读由山西基督教公理会创办的太谷福音小学。据载此事曾遭族人与乡邻的百般阻扰,被认为是有悖祖制传统,有通洋叛逆之嫌。孔家父子为此屡遭责难。孔祥熙后又入通州路河书院,1901年赴美进入欧珀莱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后又进耶鲁大学研究攻读矿物学。

孔祥熙1907年从美国学成回国后,没有在任何政府或机构中谋取一官半职,而是回到故乡太谷县创办了铭贤学校,自任校长,做起了教育。铭贤学校设初小四年,高小三年。学初始学生仅30余人。孔祥熙办学是认真的,也很艰辛。他是最早提出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曾题校训:“学以事人”。

1915年,孔祥熙终于受聘阎锡山“省政府参事”一职。相当于现在的省政府秘书长,步入了政坛、官场。1926年任广东省财政厅长,1927年任武汉国民政府实业部长,1928年任国民政府工商部部长,1933年起先后任中央银行总裁、财政部长、行政院长等职。曾在留美期间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与孙中山、蒋介石是襟兄弟关系,宋子文的至亲,美国留学归来的政治经济学博士,熟悉美国各项事务,人品端庄且有晋商承脉的精英人才,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在太谷县城内当个校长,去园教育家的梦。

太谷县孔祥熙故居中搜集陈列的、记载孔祥熙青少年时期的史料应该是真实的。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位贫民出生,聪慧有为、奋发向上,忧国忧民,帷才报国的青年才俊。初期也并非是热衷官场、投机钻营、贪图钱财名利之人。

孔祥熙1947年曾回太谷县,告别家乡父老后去了美国,并终老异国他乡。想必晚年时,对山西、对太谷、对古槐挺拔葱郁,绿水绕村环流的故乡,一定有着深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