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7年12月16日
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再出发
阅读数:993
本报讯(记者 刘蕾 通讯员 刘哲)12月15日上午,我区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座谈会,总结今年特别是省测评以来全区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谋划明年新一轮创建工作举措。区委书记徐子佳强调,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进一步聚焦重点、强化责任、细化要求、优化机制,找差距、补短板、抓整改、见成效,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座谈会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颜复主持。区领导张建闯、宋建国、谈效艳、彭凯、陈明中、李晓旭参加座谈会。
据悉,11月份,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公布,淮安市未能入选。2018年,全市将再次踏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新征程。
在听取了相关工作汇报后 ,徐子佳指出,结果固然重要,但创建过程更显价值。三年创建,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役,全区各级干部和广大市民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苦努力。三年创建,有力提升了城市形象、改善了城市面貌,创建工作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赢得了广大市民群众的认可与赞同。
就进一步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徐子佳强调,要清醒认识严峻形势,始终紧绷创建之弦。目前省内只剩淮安、盐城和连云港三个城市没有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接下来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下一轮创建,我们要做好三年长期作战思想准备,坚持从早抓起、从紧抓起、从实抓起,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有力有序地开展创建工作。
徐子佳强调,要始终突出问题导向,不断提高整改质效。始终突出问题导向抓整改,聚焦薄弱环节抓提升,着眼常态长效抓机制,形成推动问题解决的系统化、制度化办法。要扩大覆盖领域。把创建工作覆盖到所有的街道、乡镇、社区、村居,落实到每一个职能部门,延伸到每个基层单位和家庭。培育更多的创建“细胞”,筑牢城市文明的基础。实行城乡联动创建,培育更多的文明村镇、美丽乡村。突出创建惠民,让群众充分感受创建带来的成效和变化。要对标补齐短板。目前在基础设施、市民素质、城市管理、公益广告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短板,要一一对照创建标准进行整治达标、巩固提升。要建立长效机制。首要的就是完善问题排查整改机制。各乡镇、各街道、各单位要严格对照创建标准,结合我区开展的“八大专项行动”,重点针对基础设施、建筑物外立面、园林绿化、广告设置、道路两侧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开展拉网式排查,做到摸清家底、找准问题,同时要拿出具体、有效的整改计划。要聚焦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创建工作,以好的作风确保好的效果。
徐子佳强调,要广泛汇聚创建力量,确保创建善作善成。要加大工作力度,广泛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全民创建格局,实现“颜值”与“气质”的双提升,不断提升城市的宜居指数、文明指数。投入力度再加大。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加大对创建工作的人、财、物投入力度和强度,确保各项创建工作有人做、有钱做。治理力度再加大。强化城市依法治理,对乱闯红灯、乱扔垃圾、违章乱建等顽疾难题,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确立文明规范。引导力度再加大。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组织开展“我与文明同行”主题活动,引导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要畅通民意渠道,广泛收集民意,切实解决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体现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宗旨,真正使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三年之后捧到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