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7年12月30日

区市监局强化监督服务促发展

阅读数:793  

本报讯(记者 杨文龙 通讯员 朱宏春 董莉)即将过去的2017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倾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着力强化市场综合监管,健全完善消费维权共治体系,为促进淮安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场监督保障。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营造宽松市场准入环境

深入推进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放宽住处(经营场所)登记政策的落实,推进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实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牵头做好3个工作日完成企业开业登记工作;率先向市工商局申请委托行使企业冠市名的预核权限,10月1日“二十证合一”登记注册工作实施顺利。全区市场主体发展形势向好,全年新登记私营企业2764户,个体工商户5186户。

积极推动实施商标、名牌战略。以农副产品、省著名商标申报为重点,积极开展品牌创建工作,对“苏荟”花木、“楚怡”果蔬、“楚溪”大米等5家农副产品商标企业实施一对一的申报辅导,上门指导企业完成申报材料。全年共完成510件商标注册申请工作,新申报省著名商标8件复评4件、新申报市知名商标8件复评9件。

 

落实事中事后监管

构建健康市场竞争环境

积极推进企业年报工作。强化年报宣传,做好年报辅导,共接受各类咨询800多人次。共完成企业年报9637户,年报率86.2%;个体户年报29707户,年报率88.8%;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1366,年报率87.9%。今年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1537户,对534户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实施移出。

扎实组织开展双随机抽查。该局对省局抽取淮安区457户企业的公示信息实施抽查,启用“检查任务随机配对软件”,实施“双随机”抽查409户,其中11户被抽企业采取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实施检查,保证检查结果客观公正。

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该局着重对潜在危害大、影响范围广和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领域、重要产品开展了专项执法行动。先后开展房地产广告整治、三、四轮车专项整治、农资市场抽查、不正当竞争和垄断专项整治等专项执法行动,共查处案件212件,查获假冒“洋河蓝色经典”、“双沟”系列白酒112瓶,假冒洗发水126瓶,扣押、封存假冒新百伦运动鞋2657双,假冒蓝月亮洗化用品250余箱等罚没物资。

 

着力民生热点痛点

完善消费维权共治体系

认真组织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先后在周恩来故居、金地广场、茭陵乡、府衙广场等地开展了走进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走进商场超市、走进乡镇、金融消费者现金业务权益保护签约仪式等相关纪念活动,各消协分会也都在各自乡镇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0多份,现场受理消费者投诉52件,调解3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万余元。

做好消费投诉维权工作。全年共接收各类咨询和投诉举报1803起,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万元,同时将校园食堂放心消费工程列为全区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的重点项目。

开展流通领域商品抽检。针对民生反映热点,该局重点做好流通领域商品抽检,共完成液化石油气、人造板、洗衣机、净水器、手机、儿童服装等42类商品383个批次抽检工作,并根据抽查结果及时进行后续处理,严厉查处违法行为,督促企业做好不合格产品的召回和下架处理。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全力打造市监服务品牌

强化教育管理。实行每周一集中学习制度,组织了“巾帼文明岗”等等项目的推荐和申报工作,在全系统营造学先进、比先进、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强化廉政建设。全力抓好“两学一做”教育,切实转变作风、弘扬正气、提振精气神、激发正能量,树立市场监管部门“为民务实清廉”形象。全面落实了党委、纪委、党委书记、班子成员、直属单位和分局负责人的“两个责任”。围绕人员在岗、值班制度执行、履职行为等开展纪检督查,构建了“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常态。

强化信息宣传。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全年共上报政务信息100余篇,在省、市局网站上稿40余篇。同时加大与媒体的合作,全年共在各类媒体上发表新闻稿件100篇,有力的宣传了我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围绕改革创新工作

积极探索监管服务新模式

积极推动省级网络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我区于2017年7月18日获批创建“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8月29日,我区启动“江苏省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成立了关于创建工作的联合领导小组,出台了《淮安区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利用好“网络交易监测中心”、“市场监管信息平台”、移动客户端三个平台强化信息归集,运用网络数据分析,更好的开展日常监管、执法和服务。

抢救公共商标打造城市品牌。为了打出淮安区千年古城的城市品牌,对淮安区文化公共品牌资源进行排选,从“名人”、“名景”、“名菜”、“名著”、“名镇”等重要品牌资源中,筛选出100余件既具备一定商业价值,又急需要保护的公共品牌商标进行保护。目前100件商标申请已经全部提交国家商标总局。等100件公共商标注册成功后,淮安区将积极推动公共商标与文创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更好的宣传与推广淮安区的优质旅游资源,打响淮安古城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