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7年12月30日
精准帮扶助力致富奔小康
——我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纪略
阅读数:844
本报记者 李峰
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部署要求,把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事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以经济薄弱村增加积累、低收入农户增加收入“长效双增”为中心,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阳光扶贫的工作基本方略,探索新机制,落实新举措,扎实推进全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2017年,我区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10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达新“八有”标准和3.06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两个100%。
工作队倾情帮扶成效显
新一届省委驻淮安区帮扶工作队自去年2月25日进驻以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将周总理家乡建设好”嘱托,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传承“恩来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扶贫开发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省委常委、副省长杨岳两次慰问工作队全体成员时的指示及省国土资源厅党组、厅长李侃桢“真情帮扶、精准帮扶、资源帮扶、同策聚效”要求,坚持精准施策,勇于创新落实,锻造过硬队伍。
工作队在深入调研、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推进、高效率落实,确定淮安区帮扶工作总体思路,本着“节约集约、多维利用;种养兼备、多策并动”原则,主推“以天下金、以土生金、以穴储金”三大工程,构建淮安区1+X帮扶工作体系(1个计划书:淮安区脱贫攻坚战役计划书;X个方案:全区精准帮扶工作重点任务分解、生态生猪养殖、光伏扶贫、风能扶贫、电商扶贫及健康保险等方案),构筑淮安区“四梁八柱”帮扶工作框架(四梁:核心、重点、优势、队伍;八柱:产业、就业,健康、教育,政策、资源,帮扶工作队、脱贫主体),精准发力,精准落实。
截至目前,工作队累计协调资金3.13亿元,完成帮扶项目97个(资产收益类8个、基础设施类22个、产业扶持类15个、民生类52个),实现年收益600余万元;目前正实施帮扶项目66个,涉及资金2.74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年收益在1000万元以上。一年多来,省委帮扶工作队帮扶的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明显壮大,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收入明显增加,村容村貌明显增靓,基层党组织功能明显增强。
突出重点工作措施实
我区进一步拓展阳光扶贫系统平台并向纵深推进,在系统中完善分类查询、交办催办、信息更新、统计分析等个性化功能,建立项目库、岗位超市和培训菜单,推送帮扶典型案例和心得体会,开展帮扶“朋友圈”互动交流。结合阳光扶贫系统平台,坚持开展全区党员干部“牵手”贫困户活动,全区9012名党员干部结对15385户帮扶低收入农户,做到帮扶对象、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三精准”,跟踪督查并实时统计各单位结对帮扶情况。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给予技术和资金支持,区农委、农机、人社等部门联合对低收入人口开展农机操作、农业生产技术、再就业等技能培训,累计帮助2200余人实现转移就业。
积极抢抓省农委农业产业项目资金支持全省重点地区发展的机遇,紧紧围绕“大力培育实施农业产业富民工程,优先支持有一定产业基础、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地方特色主导产业、‘一村一品一店’特色村等增收脱贫效果好的项目”的主导思想,科学编制产业扶贫规划、项目推进计划,以及产业扶贫重点事项对接方案,通过与省农委、省农科院、省农垦集团等部门对接,目前已完成9个产业脱贫示范村特色产业脱贫规划的编制;启动了其余28个经济薄弱村产业脱贫规划编制申报工作,初步实现了全区37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
我区坚持把产业作为片区扶贫开发的龙头,以做强产业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努力构筑稳固的返贫防御体系;积极抢抓渠北片区连片开发的机遇,进一步将优质资源向渠北片区聚集、优势力量向渠北片区聚拢。今年,我们加快推进了片区项目实施进程。片区共实施项目17个,总投资3.7亿元,其中省补资金1.82亿元。片区关键性工程项目顺河镇4号路、八斗路建设项目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苏嘴镇府前路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
狠抓项目实施亮点多
今年以来,区扶贫办积极整合各类帮扶资金,推进产业化项目实施进程。一方面,统筹整合2017年、2018年省级财政精准扶贫帮扶资金和区财政配套资金4800多万元,在茭陵、林集两乡镇实施现代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租赁给江苏淮州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从事生猪养殖,每年可得收益455.16万元,收益资金将全部发放给低收入农户。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凤来筑巢”帮扶模式,统筹整合财政精准帮扶资金2200余万元,在平桥、车桥、博里、三堡等乡镇兴建标准化厂房9幢2.3万平方米,租赁给返乡创业的企业,年可实现租金收入176.2万元,收益租金全部到户。
进一步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精准扶贫补充医疗保险的顺利实施,由区财政投入985万元为全区“十三五”期间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每人购买100元的补充医疗保险,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促进了低收入农户精准脱贫,切实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茭陵、林集两乡镇实施建设的现代生猪养殖基地项目,统筹整合各类帮扶资金在茭陵、林集两乡镇建设了现代生猪养殖基地项目2个。项目建成后,按照各乡镇投资的资金量明确各自的产权比例。基地通过整体出租给江苏淮州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从事生猪养殖,每年形成的租金收益计460万元左右,全部用于相关乡村及低收入农户实现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