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7年12月30日
筑牢“底线” 护航发展
——我区营造稳定良好安全生产环境
阅读数:956
本报记者 于行行
安全生产事关民生大事,是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今年以来,我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和办法,逐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在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上狠下功夫,实现安全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为全区和谐、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保驾护航。
夯实基础,织牢安全保护网
“安全生产工作是易碎品,我们逢会必谈。要始终保持警钟长鸣,坚持长抓不懈,落实‘一岗双责’,要在工作推进上再务实、在责任落实上再从严、在应急处置上再过细,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在各层面的会议上,区领导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的 “红线意识”, 常常告诫全区干部职工,“没有安全作前提,发展就等于零!”
今年以来,我区进一步落实各级各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修订完善了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联席会议和联合执法、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安全生产例会等多项工作制度,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工作,稳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压实安全责任,守住安全底线。
强化基层安监机构能力建设。我区在乡镇、街道独立设置安监机构或在社会事务办公室增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解决了乡镇安监站机构“户口”问题,并在7个乡镇试点安全生产委托执法,解决了乡镇安监无执法权的问题同时,区安监部门联合扬州大学组织开办了2期乡镇、部门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监管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班,提高相关安监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
积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我区在企业进行标准化创建过程中,聘请了3名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专家为企业标准化创建给予帮助指导,提高企业创建速度和达标通过率,解决了企业安全基础问题。今年,我区可新增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80家。
多形式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区安监部门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6·16”安全生产咨询日、安全生产演讲比赛、安全生产“六进”、安全警示教育片展播等活动,着力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今年,区安监局被省安监局表彰为“安全宣传月先进集体”、“危化品监管先进单位”等。
防控风险,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
为防范安全事故发生,我区进一步完善预防体系,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筑牢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从源头上管控和防止新的安全隐患。
着力构建隐患排查预防机制。我区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督促企业开展自查自纠,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协调、指导区各乡镇街道、部门和企业运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截至目前,我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上覆盖生产经营单位809家;共上报运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2526条,其中企业自查上报902条,乡镇部门抽查上报1624条,累计整改完成2241条,隐患整改率88.7%。
开展重要时间段、重点环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我区把防范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和有恶劣影响的事故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治理挺在事故前面,相继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夏季安全生产百日执法”和“全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十大专项整治”等活动,对各地区、各企业和各工程采取巡检、抽检、互检、夜间突检等方式进行逐级检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防范措施。仅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以来,我区就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检查1162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538家次,排查安全隐患1715项,整改完成1592项,隐患整改率92.8%。
深入开展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我区启动化工区“关、退、转”综合整治,并抽调27名骨干同志,在化工区驻点办公,一线落实,动态推进化工区综合整治工作。结合化工区25家企业的实际情况,实行分类别处置,对无证、无手续的生产经营企业一律关停;对有环保问题、安全隐患,产品及设备不达标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治;对不符合立项条件的化工项目一律停止审批。截至目前,第一批“关、退、转”的15家企业已全部停产停业,其中10家企业进行设备拆除,8家已完成拆除。
双重预防,全面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度。我区率先启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并作为今后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选取了8家企业作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的试点示范企业,组织他们参观了江阴、泰州高港、南通港闸等几家企业的现场,学习借鉴外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经验,并做好跟踪走访和服务,完成试点创建工作。
加强惩戒,敲响安全生产警示钟
“安全生产无小事,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红线,事故就会很少。”为夯实安全之基,我区健全惩戒机制,全面把好安全红线。
坚持打非治违。我区重拳打击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确立“四个一律”要求,即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处罚;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
突出监管重点。我区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险化学品、冶金工贸、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城镇燃气等领域的非法违法行为。区商务、市监、安监等职能部门依法对49起违法经营油气的行为集中整治,对不符合条件的加油站点依法取缔;对17家存在安全隐患的金属制品加工企业下达停产停业整顿通知书,对其中12家存在较大生产安全隐患的企业,依法采取强制停电措施;对41起安全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取缔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4家。
持续加大公开曝光。对淮安市鑫达铝粉厂安全隐患长期未整改、大山面粉实业公司除尘设备不防爆、进旭金属制品公司未组织开展职业卫生评价、紫光铝粉厂在建项目未履行“三同时”手续、陈月红无证经营汽油等企业、个人失信和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公开曝光,通过严格执法、失信惩戒和公开曝光,增加企业违法成本,增强了安全监管部门社会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