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02月06日
我区实施“四大行动”推进幸福家庭创建
阅读数:1068
本报讯 近年来,我区围绕“文明、优生、健康、致富、奉献”主题,把推进幸福家庭创建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对计生家庭和广大育龄群众的真心关怀和优化服务上,努力改善家庭生活质量、生育质量和生命质量,通过实施“四大行动”,着力构筑“希望、成长、温馨、均等”的和谐幸福家庭。
实施留守儿童“四格”塑造工程。区卫生计生委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妇联、区团委推进留守儿童健康促进项目——“四格”塑造工程的三期建设,与曙光“双语”学校协调配合,进一步提升体格强健、性格阳光、品格高雅、学格优异“四格”教育的项目内涵、项目载体、配套设施、软件及课程设计,将“四格”教育理念向社区延伸,建立起一支以基层计生干部、学校领导、教师、大学生村干部相结合的具备开展青春期健康人格和生理健康教育的管理队伍,组织大学生村干部对社区留守儿童及家庭状况全面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利用人口学校和青少年之家增设“留守儿童亲情课堂”和“促进项目兴趣班”,借助“悄悄话”信箱、“留守女孩”咨询室和“音乐放飞堂”,收集倾听社区留守儿童愿望和要求,为留守儿童开通“心愿诉求直通道”,通过实现已征集的留守儿童的“微心愿”,提升留守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及自我防护能力,促进他们幸福成长和健康成才。目前,已在26个乡镇(街道)建立了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站,组织了216人的辅导员队伍,结成帮扶对子1602对,为留守儿童们打造温馨的家庭和亲情氛围。
实施青春达人“助航行动”。我区通过青少年健康人格养成教育,致力于培养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良好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创建教育基地。利用大、中、小学校等现有资源,设立“青苹果之家”、“心语驿站”等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基地,设立个体、家庭、团队、师资“四线并进”的教育模式,充分通过课程教育、心理咨询、专家讲座和资料宣传等形式,推进儿童心理疏导、性健康教育、行为养成和健康人格塑造等服务,有效化解孩子与家长之间因青春期叛逆所造成的各种矛盾。多种形式推进。借助新媒体和远程教育平台,扎实推进国家级“青春健康,你我同行”项目,推行读一本青春书、上一堂互动课、看一场科普展的“三个一”青春健康教育之旅活动,制作或购买青少年健康人格科普资料,编印青少年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等宣传品,开辟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的广播、电视专题或专栏,开通青春热线、预约邮箱,全方位提供预约、交流、测试、咨询等远程在线服务,把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普及到各社区和家庭中,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实施特殊家庭“温馨行动”。组织卫计干部、团员青年、妇女干部和学生定期走进特殊家庭,帮助他们做一些子女应做的事情,弥补缺失亲情;利用传统重点节日组织走访调研活动,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听取并记录他们的想法和建议,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充分发挥计生利导机制,让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优先、充分享受改革的发展成果;积极开展特殊家庭再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帮助符合条件、有生育愿望的家庭重建幸福美满。
实施流动人口“均等行动”。我区各相关部门对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坚持“属地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市民化对待”的原则,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流动人口服务机制,全力打造流动人口计生和谐家园。创新“四个”载体,实现均等服务精准可及,通过“一个点、二条线、三平台”服务网络整合、类别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慧平台”建设、网格化便民均等服务,提升流动人口享受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的可及性;做实“四项”管理,实现健康服务均等公开,全力开展流动人口“关爱关怀”活动,通过清理清查夯基础、宣传教育造氛围、健康服务优环境、社会融合促和谐,实现流动人口“八个底数清”,不断提高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家庭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使用率。
(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