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02月06日

水糕

阅读数:3270  

骆洪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淮安苏北灌溉总渠以南的乡村,在农历腊月二十七八的日子里,家家户户有淌水糕的习俗。水糕这种食物的起源和历史已无从考证,它又为何成为里下河地区的一种独特的食物呢?我想不外乎两点:一是富庶的里下河地区,是优质稻米的产地,可就地取材。二是过新年时淌水糕,也寓意着年年登高的意思吧。不过,那时的水糕是为过年而做的食物,一年仅此一次,不外卖,只供自家人享用或作为一种礼品送给亲戚朋友。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水糕是一种遥不可及的食物,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到它。所以,每年一进腊月门,就翘首以待,企盼能吃到一块又白、又甜、又香的水糕。

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的日子一过,奶奶就着手准备做水糕了。她选用家里最好的粳稻米,大约五六十斤的样子,用清冽甘甜的井水淘洗干净,放在大竹匾里晾晒干。然后,用手推石磨磨成细米粉。印象中,总是奶奶掌磨,爷爷和父亲俩人推磨。和面时,用一只敞口浅底的大瓦缸,放入米粉、事先发酵好的“窖头”和绵白糖,倒入半开的热水反复多次地用手搅拌,和成浓稠稀糊状为止。面和好后,面缸上覆盖上一层纱布,用一床小棉被捂好,让它保温发酵一天一夜。奶奶说:“夜里能听到面在发酵的声音。”

离大年三十晚上还有三天,奶奶决定今天淌水糕。一大早,奶奶把家里人都叫到一起说:“今天家里淌水糕,大家一起忙。”她叫母亲烧锅,父亲上笼屉,爷爷切糕,她自已负责主要的工序——淌水糕。大锅灶烧水快,约小半个时辰,一大铁锅的水就滚开了。这时,奶奶卷起袖子,系好围裙,在直径约两尺的竹蒸笼上铺上一层雪白干净的湿纱布,用大铜勺将早已发酵好的米糊均匀地摊淌在蒸笼上。父亲用双手搬起蒸笼,放到大铁锅上,盖上笼盖子上锅蒸。不久,锅屋里就热气腾腾,米糕清香酸甜的味道四处弥漫。约半小时,水糕就蒸熟了。父亲把蒸笼搬下来,反倒在大桌子上,第一锅水糕就蒸好了。接着,蒸第二锅。

出锅时的水糕,雪白晶莹,呈磨盘状,约一寸厚。稍凉后,还有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切割成形。这时,爷爷就大显身手了,他用一块长约一米、宽约五公分的木板按在蒸好的水糕上,用快刀切成木板宽度的一个个长条,再斜切成大小一致的、约十公分长的菱形状。这时,水糕才能算真正地做好了。

水糕做好后,年就近了。奶奶会把一些水糕送给城里的亲戚,大部分留下作为自家人过年时的食物。那时侯,农村还比较贫困,过年时也会有要饭的人上门,奶奶就会拿上几块水糕给他。

年后不久,奶奶会把过年吃剩下来的水糕放在竹匾里晒成水糕干。三四月份,如家里来了客人,在青菜汤锅里打一个鸡蛋瘪子,放上两块水糕干稍微煮一下,盛上一大碗端上桌子用来待客,也别有一番好口味。

水糕,是乡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