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02月07日

区文广新局实施十大工程推进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阅读数:1184  

本报讯(记者 杨文龙 通讯员 刘建凯)2018年,区文广新局将重点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年”工作主题,实施十大工程,加速推进文化核心区建设,全力推进我区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程。该局全力做好台资5000万美元展示道具项目帮办工作,确保今年12月底全面竣工投产;全力做好投资1亿元万丰中华传统小吃文化街项目帮办工作,确保60家全国各地中华名小吃进驻,基本对外开放;继续加大以商引商力度,确保项目招引精准化、多元化、精细化,力求在大项目、高精项目上有新突破。

文化中心建设工程。今年启动总投资约2.7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的区文化中心建设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有:文物精品展示馆。按照国家一级博物馆标准建设,主要建设淮安文物精品展示馆、淮安名人字画馆、淮安名人馆、淮安地方风情馆、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交易馆、临展馆、文物仓库等。会议中心(演艺剧场)。集演艺、培训、展览、非遗传承保护、文化交流等于一体,设置有非遗保护中心、排练厅、培训教室、舞蹈培训、艺术创作的工作室等综合使用场所。主要承担较大规模的省市区会议接待、主题论坛、文艺演出等。宋庆龄儿童图书馆。按国家一级馆标准建设,设置有少年儿童借阅区、亲子活动区、盲文阅览区、24小时借阅区、数字多媒体服务区、综合外借服务区、专题文献服务区、影音室、报告厅等多种功能区域。周恩来与防震减灾主题教育馆。集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防震减灾成就、防震减灾行业精神和地震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国家级防震减灾综合宣传教育基地。目前,项目规划红线及规划要点已确定,计划一季度完成建设设计方案,二季度启动建设,两年建成使用。

文化家园建设工程。本着标准化、特色化、智能化要求,以26个乡镇(街道)现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按照一个文化广场、一个图书馆分馆、一个文化馆分馆、一个文化共享活动室、一个文化讲堂、一个特色文化展示馆、一个文化长廊、一个文化宣传栏、一支业余文艺演出队伍、一支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等“十个一”目标,争取资金130万元,全面建成开放26个乡镇(街道)文化家园,并在部分社区、村居同步启动建设2-3家,力争在全市树立典型。

“文化记忆”建设工程。全力推进古民居保护规划及修缮建设。继续向上争取资金,做好杨士骧故居、淮安福音堂、罗振玉故居等30处古民居整体保护规划工作;启动刘鹗故居、秦焕故居三期、漂母祠、陈济川宅、河下三官殿、朱占科故居等6处古民居及古建筑修缮保护工作。推进东南片区古城规划策划工作。深入推进青莲岗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完成先期考古工作,协助南博做好青莲岗遗址考古发掘工作,配合省考古研究所做好遗址保护、研究、展示及周边环境整治等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发掘,启动文化遗址公园方案设计工作。协助推进河下非遗小镇建设,不断深化文化内涵和旅游业态,全面提升河下景区文化内涵。

文化景点建设工程。龙光阁布展以城市高点、精神坐标、文运之脉主题文化为引导,以参观、休闲、游憩、祈福为主体功能,打造淮安具有标志性的主题文化景点,力争7月份前完成布展并对外开放。古城墙布展有两套方案,一是以游乐形式,体验淮安历史文化发展历程,建成淮安历史文化体验馆;二是建成淮安文化展览馆。

文化走亲建设工程。深入发掘和盘活优秀文化艺术资源,推动淮安优秀文化艺术普及推广。深入打磨《半副对联》赴华东地区巡演,《周恩来与故乡》情景剧赴周边县区乃至全省范围内展演;举办博里农民画交流展、博里农民画刺绣精品展,推进博里农民画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全面开展“一乡一品”特色文化提升与对外交流力度,加大仇桥杂技、南闸民歌、车桥剪纸、平桥古筝、博里诗词等一批特色文化项目交流力度。

文化精品建设工程。组织文化工作者围绕淮安特色文化,编写《文化淮安》丛书第一辑,丛书共6本,涵盖文物精品、文艺新品、农民画、版画、名人字画等方面,图文并茂,展现淮安历史发展中岁月积累的文化智慧与古城风貌,彰显淮安的文化自信,目前书稿基本完成,4月份将全部面世。梳理淮安现代文化名人,逐一采访,拍摄“淮安文化名人”专辑。

文化安全工程。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主线,不断强化维护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履职能力,深入组织开展“2018·净网行动”、“2018·清源行动”、“2018·秋风行动”、“2018·护苗行动”四大行动,建立健全文化市场“黑名单”制度,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监管机制,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以文化市场日常巡查排查为抓手,以重大节日、重要会议敏感期彻查清查为重点,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重抓隐患整改,强化与安监、消防等部门联动,做到长效治理,确保安全无事故。在原文物监管平台基础上,整合区非物质文化、文化市场、版权等资源,进一步打造提升区文化综合监管平台。

文化惠民建设工程。扎实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展览下乡活动,为每个行政村每季度放映电影3场,为乡镇图书馆和农家书屋每季度配送图书5册,为城乡群众每季度送演出26场、免费办2场(次)展览。坚持以节庆活动为纽带,以群众需求为根本,依托“情满淮安”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全年组织大型文艺演出10场以上,积极开展“情满淮安”进社区、进乡镇、进军营、进企业等公益性文艺活动,实现文化惠民、文化共享。力争有更多省级五星工程获奖项目。在九升商业广场、城区咖啡馆、淮安府署、镇淮楼等闹市区、景区新建3家城市书吧。

文化队伍建设工程。大力引进、加快培养、创造环境三管齐下,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制定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激励细则,加强后备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与高校、职校、培训基地、文化单位等共建培养基地,提升文化人才专业素质;在系统内开展文化业务知识大比武、文化大讲堂主题教育等活动,造浓“比学赶超”学习氛围,努力打造德艺双馨文化队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时刻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好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将队伍党性教育、党风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贯穿到各项工作始终,狠抓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强化执法执纪监督,切实做到挺纪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