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02月13日

父亲和周恩来的故事

阅读数:1592  

蒋汉昭 蒋慧聆

我的父亲蒋伯凯,字豈凡,1892年生,浙江桐庐人。抗战初期曾在桐庐任抗日自卫队大队长。自我记事起,我父亲常常给我讲70多年前他和周恩来的一段往事,让我永世不忘。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暴发。不到一年,杭州、富阳相继沦陷,桐庐和富阳交界的窄溪就成了防御日寇的前沿阵地。为防止敌人从富春江溯江而上侵扰桐庐,我父亲奉命在窄溪马浦江面上构筑一道封锁线,把富春江航道拦腰截断。父亲带领弟兄们及民工数百人,冒着严寒,在江面上抛石、打桩、沉船、布水雷。经过三四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成功封江。依托封锁线,加派了岗哨,严密防守。自那以后,日寇再没有从水路进犯过桐庐。

1939年初春,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身份,到东南抗日前线视察。所到之处,发表演讲、阐明形势、鼓舞士气、振奋人心,团结抗日,立抗战必胜之信念。

清明节的前几天,周恩来一身便装来到桐庐,在会场慷慨陈词,各界人士争相聆听,会场暴满。我父亲奉命执行周恩来的安全保卫工作。下午,周恩来来到窄溪马浦视察富春江封锁线,对父亲的工作给予高度赞扬。

晚餐设在窄溪饭店,包括我父亲在内的本地知名人士5人陪同。饭菜简单,不饮酒,席间气氛亲切热烈。在座人士都做了自我介绍。周恩来得知我父亲是黄埔军校五期生,还参加过北伐战争,非常高兴,对窄溪的防务再次给予肯定和褒奖。周恩来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令大家深为感动。饭后周恩来即起身赶赴绍兴,我父亲奉命护送,亲点一个班的战士,全副武装,护送周恩来由窄溪码头登上一艘快船(人力客船),请了两位熟悉水路、经验丰富的艄公,乘着朦胧月色沿富春江顺流而下,小心谨慎地通过封锁线来到敌占区。很快,船消失在夜幕中。船在昏暗的月色下行驶,江面上风平浪静,只有船桨击水的声音。战士们仍然心情紧张,高度警觉。周恩来接着晚餐席间的话题,问我父亲在军校的生活和北伐战争的往事,还问到家眷和孩子。周恩来讲话的声音虽然压得很低,却铿锵有力,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不知不觉,船已到了临浦地界,已是深夜。周恩来跳上了在那里等候的另一艘船,去往绍兴。临别,他让随从人员取出了6块大洋,让我父亲转交给家眷和孩子,以示关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接着,我父亲奉命要解除马浦封锁线,销毁水雷,疏通航道。清晨,我父亲带领2名助手,到马浦江边挖好掩体,用步枪瞄准水雷发射。随着枪声,水雷发出惊天巨响,震耳欲聋。水面激起十余丈高的水柱,巴掌大的弹片四处乱飞,带着呼啸声从我父亲身边飞过。

2014年8月15日,我带领家人和孩子们,一行12人,驱车来到马浦,站在富春江边那曾经构筑封锁线的堤岸上凭吊父亲,我心潮起伏,噙着泪花,追忆往事。70多年过去了,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已成了历史。脚下浩浩江水,伴随着我的万千思绪和无限感慨,奔向远方,汇入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