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8年03月03日
你家孩子有“开学综合征”吗?
专家支招:家长别把焦虑传递给孩子
阅读数:1161
开学一周了,很多孩子还处在假期失控状态中,问题一箩筐:晚上不肯睡、早晨不肯起,生活起居无规律,沉浸在电视节目、逛街游玩中,兴奋情绪难以平复……甚至有些孩子出现焦虑、浮躁不安、失眠等症状,心理学家称之为“开学综合征”。
面对假期后紧张的学习生活,一年级的瑞瑞在家里变得烦躁不安,吃饭也没有胃口,无法安心地做完作业,整天不停地玩手机、看电视。对父母提出的学习要求,瑞瑞常常会发脾气,不肯做。
“为什么才开学,孩子就厌学了?”瑞瑞的妈妈很是不解。对此,心理医生表示,“开学综合征”是一种学生常见的心理现象,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乱发脾气、失眠、胃口差等都是焦虑的一种反应,严重的还会出现头痛、胃疼等躯体性症状,在中小学生中尤为普遍。
由于假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学后紧张学习的鲜明反差,孩子生活节奏由松弛向紧张过渡,会变得不适。此外,随着家长群的普及,“别人家的孩子”又报了什么班?考了什么级?此类信息泛滥,家长之间的焦虑情绪在传染,反过来也对孩子形成了一定压力。
那么,家长和孩子如何进行调整,缓解“开学综合征”呢?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营造“收心”环境。家长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看电视、玩电脑,更不能一边自己看电视,一边要求孩子按时睡觉。家长一旦以身作则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孩子“收心”也就容易得多,进而驱走“开学综合征”。
其次,为孩子制定合理可行的目标。孩子刚进入开学季,不宜施加太大的学习压力,压力过大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不要盲目攀比,也不要放大不足,评价孩子自身水平越客观,制定的目标越合理,效果也越好。可以在新学期的目标上应多给孩子一些“甜头”,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如此一来必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帮助孩子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开学综合征”被转移了注意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再者,要积极营造轻松欢快的学习环境。经过春节假期的浸润,开学后学生普遍存在疲倦、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如果学习的环境不能做到轻松欢快,则很难让孩子们进入状态。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不再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化被动为主动去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开学综合征”自然而然也就消弭于无形。
心理医生特别提醒,有些孩子症状严重,持续一个月仍不见好转,甚至表现为身体上的不适,或明显的抑郁、焦虑、易激怒等情绪症状。这不是在装病或“任性”,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
(黄城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