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05月15日

周恩来故居修复开放的前前后后

阅读数:4027  

毛鼎来

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地方

周恩来故居由周家于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以时值估价260两白银购得。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占地1987.4平方米,系清咸丰到光绪年间所建的青砖瓦木结构平房,有大小房屋32间,为青砖、灰瓦、木结构。周家的后院,占地700平方米。西大院原为周恩来二祖父住房。东大院有周恩来祖父住房,继母和乳母住房,周恩来诞生地、读书房,水井和菜地。故居大门向北有三间面向西的房屋,是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地方。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这个院落东侧的一间房子里。

1910年1月中旬(清宣统元年十二月初),少年周恩来在奉天府(即沈阳)度支司(相当于财政局)俸饷科员的伯父周贻赓(曼青)的召唤下,怀着依依惜别的深情,离开了淮城驸马巷旧居老屋,告别了患难与共的贻奎叔和婶母杨氏,告别了小姨娘(万氏十四姑)和两个弟弟,随前来带他的堂伯周贻谦、堂姑父王言伯一起从淮城西门搭乘上了大运河木帆船,离开故乡淮安城,踏上了新的人生旅途。从此,周恩来再也未能回到他日夜思念的故乡,再也未能回到他出生的驸马巷老屋。

周恩来故居由于年久失修,淮安城解放时,故居的房屋有多处破损。1953年,淮安县委对旧居三间堂屋进行了较大的整修。这件事传到周恩来那儿,让周恩来“万分不安”。周恩来总理一贯保持谦逊精神,生前多次指示淮安县委、县政府,不准修建和带人参观他的故居。1958年6月29日,周恩来总理给淮安县委的信中说:“前接我家弟媳陶华来信,得知县委准备修理我家房屋,我认为万万不可,已托办公室同志从电话中转告。远在解放初期,县政府曾经修我家房屋,我已经万分不安。当时我曾考虑将这所旧屋交给公家处理,但由于我家婶母还在,又恐房子交给公家后,公家拿它做纪念更加不好,因而拖延至今。

“现在正好乘着这个机会,由我寄钱给你们先将屋漏的部分修好,然后将除陶华住的房屋外的全部房院交给公家处理,陶华也不再收房租。此事我将同时函告陶华,并随此信附去人民币五十元,如不够用,当再补寄。”

“在公家接管房院后,我提出两个请求:一是万不要再拿这所房屋作为纪念,引人参观。如再有人问及,可说我来信否认这是我的出生房屋,而且我反对引人参观。实际上,从我婶母当年来京谈话中得知,我幼时同我寡母居住的房屋早已塌为平地了。故别人传说,都不可靠。二是如公家无别种需要,最好不使原住这所房屋的住户迁移。”

1960年淮安县委感到不能再违背总理指示了,研究决定:将周恩来诞生和生活过的东边宅院,作为县委学习室和儿童图书室;西边宅院让群众住进去。1965年周恩来派侄儿周尔萃回乡说服了淮安县委平掉周家祖茔地,深埋了棺木,坟地交给当地农民种菜。

1973年11月13日晚上9时,国务院办公室负责人吴庆彤打来电话,传达周总理指示,当时县委副书记刘守庭接的电话,他说“总理听到了反映:1、要动员住在他家里的人搬家;2、要维修;3、要开放让人参观。是否是这个情况?总理要县委调查后向国务院办公室汇报。”第二天,时任淮安县委常委的王宝瑾经过调查后向国务院作了汇报。11月17日晚国务院办公室又来电话传达了周总理的三条指示:“1、不要让人去参观;2、不准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3、房子坏了不准维修。”11月18日淮安县委常委开会研究(参加人员有王永保、姚泽、江维邦、刘守庭、杨锦富),作了三项决定:

1、不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

2、不准维修房屋;

3、我们要在机关干部会议上动员,不组织、不带领人去参观。

江维邦书记并说:要把周总理意见和县委这三条,向地委办公室汇报。当晚,县委就向周总理办公室作了汇报。对此,周总理表示满意。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同志逝世以后,淮安县委根据周恩来故居的房屋多年来已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部分房屋严重失修,有即将倒塌的状况;根据广大干群对周恩来总理的崇敬与热爱,对于修建和开放周恩来故居的强烈要求;根据县内县外、城市农村、军队地方许多同志纷纷表示要捐款捐物、组织义务劳动的强烈愿望,为了更好地用周恩来总理光辉形象教育自已,并在今后长时期更好发挥教育子孙后代的作用,淮安县委于1976年12月18日给江苏省委、淮阴地委打报告,请求批准修复周恩来故居。省委、地委回复:故居按1910年周恩来离开淮安时的原貌进行修复。

1978年初,淮安县委根据省委的指示,立即进行了研究,组织班子,于1978年5月23日成立了“淮安县周恩来同志革命文物征集领导小组”,下设“淮安县周总理故居修复办公室”,由县委副书记郭金英同志全面负责。组织 班子,调集人员,设立了“文物资料征集组”、“故居修复组”、“故居陈列布展组”。

1978年江苏省成立了纪念周恩来诞辰81周年文物史料征集小组,并派省文化局缪生才同志、南京博物院陈列部副主任王英同志指导帮助淮安县对于周恩来文物史料的征集、周恩来故居的修复、周恩来故居的布展陈列工作。

1978年5月县委抽调了刘干荣、陈素萍(文化馆副馆长,江苏省周恩来文物史料征集领导小组成员)、孙桂云(周恩来侄儿媳妇,图书馆工作人员)、阮守天(文化馆工作人员)、王金牛、卢再彬(淮安师范教师)、宋立勤、王文韶等人组成了“文物资料征集组”,由刘干荣同志负责,办公室设在龙窝巷。文物资料征集组一经成立,所有人员就忙开了,王金牛同志留守办公室,接受其他同志从外地邮寄来的文物,造册登记收藏。刘干荣同志带领其他同志分头北上沈阳,南下广州,西去陕西,东进上海,顶着烈日,冒着严寒,吃辛受苦,跑遍了18个省市,走访周恩来在各地的亲属和在周恩来身边工作过的同志,拜访了周恩来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征集了大量的文物史料,为周恩来故居的修复布展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淮安县委于1978年11月23日向省建委作了《关于周总理故居修复设计的报告》,并附周总理故居鸟瞰图和平面图各一张,材料预算一份。12月19日省建委副主任梁公甫、周吉和、李善余、孙文龙等同志来淮安,同淮阴地委副书记张景良、淮安县委书记陈耀、县委常委杨锦富及周恩来故居修复办公室、文物征集办公室的有关同志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周总理故居修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修复原则: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力求保持或接近1910年的原貌。1978年12月22日省建委对淮安的《关于周总理故居修复设计的报告》作了批复,要求:施工图设计由淮阴地区建筑设计室审核,经淮阴地区计委批准;要抓紧组织各方面力量施工,在保证质量、恢复原貌的原则下,尽快修复。

“故居修复组”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胡庆堂同志负责,成员有花玉华(淮安县外事办公室科长)、狄仁康(淮安师范办公室主任)等人,他们依照周总理故居的修复必须按照周恩来总理1910年离开淮安时原状进行的原则。根据文物资料征集组提供的周恩寿(周恩来的弟弟)回忆所绘制的故居草图,并调查了周总理的有关亲属和了周解总理故居情况的知情人:周尔琪(周总理堂侄)、周尔辉(周总理堂侄)、陶华(周总理堂弟媳)、李亦闵(周总理堂妹婿)、孙桂云(周总理侄媳),走访了曾经住在故居里的刘党云(周尔辉的姨兄弟)、张桂英(周尔辉的内弟家属)、杨老奶奶(房客)、胡铨等故居周边的群众,了解故居的原来状况,特别是时年85岁的老瓦工梁永年,其从小就跟随父亲出入周恩来故居,在其学成瓦工后,一直承担周总理故居的房屋修理。后来就是根据梁永年提供的周恩来故居已毁坏房屋的地基走向对已毁坏房屋的进行了复建。

省建委批复下来后,淮安“故居修复组”的同志立即在全县建筑单位抽调优秀的木瓦工。木瓦工们知道要修复周恩来总理故居,他们怀着对周恩来总理无比崇敬和爱戴之情,纷纷在单位报名,甚至有人来到故居修复组办公室,找到领导,表示决心,要求能参加周恩来故居的修复工作。故居修复组的同志和建筑主管单位仔细研究后,从报名的800余名木瓦工中抽调了260名技术熟练、手艺精堪的木瓦工参加周恩来故居的修复工作。

周恩来故居的修复于1979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3周年的日子正式开工。当时正值“四九”,天气十分严寒,大雪纷飞。工人们不畏严寒,首先在需修复房屋的周边用毛竹搭起支架,上面盖上芦席,形成一大篷,并在里面升上16个用油桶做成的大火炉,升起炉火,提高大篷里面的温度,不至于砖墙上冻,影响质量。有一天晚上,修复组的同志发现大篷里煤炭不多了,花玉华同志立即去找物资部门的同志批煤,并连夜找到拉木板车的工人,将煤拉到了大篷里,保证了大篷里的正常温度。260名木瓦工人分成三班,歇人不歇工,三班连轴转,有的人轮到下班了,仍不想离开,依然在干一些其它工作。在工人们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周恩来故居房屋的修复,仅仅用了16天时间,于1979年1月24日保质保量的顺利完工。修复了周恩来故居的门厅、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出生的房屋,复建了主堂屋、嗣母和乳母的房屋及亭子间、厨房,保证了布展组及时进行布展,为周恩来故居于1979年3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

“故居陈列布展组”于1978年12月就进驻周恩来故居西大院(原周恩来二祖父的房屋),在西大院的房屋里布置周恩来从出生到逝世的光辉一生图片展览。由淮安县文化馆馆长张勤同志负责,并负责版面的整体设计。狄仁康、卢再彬,负责版面图片的文字编写。文化馆的丁迺武、薛宝仁、吴锡兴三同志负责绘制图片,他们用水粉画的形式绘制了周恩来总理童年时代的图片。许鸿年、毛鼎来二同志负责版面的文字书写。祁洪元负责拍摄选择照片,工农照相馆的支桂香同志负责放大照片。木工周建业负责版面制作。南京博物院陈列部副主任王英同志指导了东大院周恩来故居的文物布展陈列。

当时由于正值严冬,为了能在3月5日周恩来诞辰之前把“周恩来同志纪念展览”布置好,陈列布展组的同志在西大院的操作房间生起了炉子,不辞辛劳,每天都加班到深夜12点,有时甚至凌晨1时左右。当时加夜班仅仅二两粮票,人民币二角钱,但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叫苦,第二天按时正常上班,那时的版面布置不像现在可用电脑刻绘制作,完全依靠人工。当时的版面是由三合板制作成,大版面是由高1.22米、宽2.24米的整张三合板制成。版面上的文字用毛笔书写,标题字和图片说明用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字体书写。在版面的上方写字,够不着,我们就把版面放平,扒在版面上写,一天写下来,腰酸臂痛,但没有一个人叫苦。经过陈列布展组全体同志共同努力,布展工作终于在周恩来诞辰纪念日之前完成。

当时布置在西大院的“周恩来同志纪念展览”分为:第一室,主要介绍周恩来青少年时期,从周恩来同志的出生到由法国回国之间的事情。第二室,主要介绍周恩来同志从法国回国以后到建国以来的情况。第三室,主要介绍周总理关怀故乡人民和故乡人民怀念总理的情况。

周恩来总理故居的大门匾额书写的是宋体字,后由邓小平同志题写。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周恩来故居的修复和布展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恢复了周恩来总理1910年离开淮安时的故居原貌,得到了省委、地委的表扬,周恩来总理故居按时于1979年3月5日对外开放。

1985年对“周恩来同志纪念展览”重新进行了布展,为:第一部分,周恩来同志的青少年时期:周恩来童年在淮安;周恩来同志在辽宁上小学;在天津南开学校学习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社会活动;留学日本从事爱国活动;领导天津“五四”运动、创办觉悟社;赴欧勤工俭学 、寻求革命真理。第二部分,周恩来同志的光辉业绩:在广东的革命活动;领导上海工人起义;领导南昌起义;协助毛主席领导红军长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抗日初期的革命活动;战斗在重庆;回延安参加整风;协助毛主席赴重庆谈判;在南京梅园新村的卓绝斗争;返回延安转战陕北;在西柏坡协助毛主席指挥解放战争;协助毛主席创建新中国;贯彻执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关怀少数民族的建设事业;发展统一战线;创造性地领导外事工作;关心科技文教体育事业;关怀我军革命化和现代化;人民总理爱人民;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第三部分,故乡人民怀念周总理:关怀故乡、大公无私;顶着“四害”、悼念总理;故乡人民的怀念;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人士题词及外宾留言。

周恩来同志故居于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96年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毛鼎来:淮安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淮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淮安区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