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08月10日

群众的批评是个宝

阅读数:711  

林 伟

据《古文辑要》记载,李世民在位时,有一名忠直敢谏、有棱有角的诤臣叫裴矩。此人在隋王朝时曾一味地唱赞歌,逢迎讨好皇上。到了唐朝,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敢于犯颜直谏。许多人不理解,就去问他,他说不是我变了,而是皇上变了。我好像是水,盆圆则圆,盂方则方。这虽然是封建社会君臣之间的事情,却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领导干部能够“闻过则喜”,虚心听取群众的批评意见,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越来越高、形象就会越来越好。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重视听取群众的批评意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我们党对待群众批评的一贯态度。俗话说得好,“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很多时候,有的问题自己意识不到,群众及时咬耳扯袖、敲敲警钟,就会顿然醒悟,防止小错铸大错、栽跟头。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却缺乏这种警醒,不愿意接受群众的批评意见。有的提起批评心里就烦,明里暗里加以抵制;有的缺乏接受批评意见的自觉意识,千方百计逃避批评,甚至打压批评。

其实,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批评,大多是善意的,即使有的批评错了,也并非成心跟你过不去,而是出于对领导干部的真诚关心,对党的形象和利益的维护。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不愿接受群众的批评,无非是自私心理在作怪,担心自己的形象和威信受到伤害。抱有这种心态的领导干部,常常会把自己置于群众的对立面,避开群众做决策,躲开群众干工作,造成了许多本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乃至毁灭性的错误。他们完全忘却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群众的批评是个宝,善于听取群众的批评意见,是改进工作最有效的方式,是联系群众最密切的纽带。试想一下,如果连接受群众批评意见的胸襟都没有,连正视不足、改正错误的勇气都没有,又怎能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呢?

有哲人说过,“能够听到别人给自己讲实话,使自己少走或不走弯路,少犯错误或不犯大的错误,这实在是福气和造化。”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敢于接受批评,才是真正的胸襟;善待批评意见,才是真正的自信;带头从谏如流,才是真正的智慧。实践证明,只要领导干部把接受群众批评作为一种修养、一种能力、一种气度、一种胸襟,当做粮食、空气和水一样的必须品,敞开大门,鼓励“进谏”“求谏”,让群众“会诊”,让群众“号脉”,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意见,就能给自己的工作增添一双双“慧眼”,就能学会用群众的眼光衡量工作得失,在群众的批评和责难中找准工作方向,在与群众坦诚相见、心心相通中,把“锦上添花”的好事做好,把“雪中送炭”的实事做实,从而在工作中形成超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所以,身为领导干部,要掂量出听取群众批评的重量,把群众的批评当做宝,不仅要有“闻过则喜”的胸怀,还要有“闻过必改”的勇气,更要有“立行立改”的诚意和果断,真改、实改、彻底改。只要闻过则喜、闻过必改、立行立改,在群众的批评中找准短板、补齐短板,使群众的心声得到“回声”,把群众的期盼变成现实和事实,就能让群众看到诚意、看到变化、赢得认可,就会让群众的批评声越来越少,点赞声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