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11月09日

让“说情打招呼”再也没市场

阅读数:668  

覃文权

向纪检干部“瞎打听”“说说情”,对纪检监察机关办案情况“关心一下”“打个招呼”,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日前,湖南常德市纪委监委建立了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人员书面报告“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办案情况”制度,相关情况每两个月向市委常委会汇报一次。这意味着,向纪检干部“说情打招呼”,将被记录在案了。

说情打招呼,根源在于人情关系社会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基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不过,当“说情打招呼”一旦用来为党员干部谋私利,越过了党纪国法的红线,就超出了“人情味”的范围,这必将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严惩,最终只会把“人情”做没了。

对于官场上的“说情打招呼”,其实早就有法律制度“立规矩”。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得向有关地方或者部门打招呼、说情,或者以其他方式对司法活动、执纪执法活动施加影响。但是,“说情打招呼”问题屡禁不止,仍然有市场,除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人情文化之外,很大原因,是因为有些人钻了制度空子,打了法律“擦边球”,令管理部门防不胜防。

现实中,一项制度不可能十全十美,即便在出台前已构想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但在具体实践当中依然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漏洞,这也就是制度需要不断完善的原因所在。因此,从这角度上说,湖南常德市纪委监委建立的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人员书面报告“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办案情况”制度,白纸黑字记录在案,就是为纪律法规“打补丁”,以他律刚性的形式,把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不断挤压“说情打招呼”的市场空间。

风正,则百官皆守,风不正,则百弊俱生。“说情打招呼”是一种典型的不正之风,不仅干扰了正常办案秩序,也容易留下了腐败隐患,更为关键的是折损了办案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那些打着“关心一下”“打个招呼”幌子的,不是自己手脚不干净心虚,就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相关部门不妨以此“顺藤摸瓜”深入调查,查一查他们是否有违纪违法行为。纵观许多贪污腐败的案例,很多都是首先从思想“滑坡”开始的,让权力寻租、权钱交易有了可乘之机,进而一发不可收拾,一步步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说情打招呼”就是从思想上松口子的表现,不得不引起高度警惕,毕竟这样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要狠刹“说情打招呼”之风,让其彻底失去市场,在不断细化对策措施,扎牢制度的笼子的同时,还要真正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强化监督和执纪问责,让广大党员干部不敢、不能、不想“说情打招呼”,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