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8年12月14日

我们村的脱贫小故事

阅读数:2135  

王亚雄

我在苏南农村长大,从小下过地,感受过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苏南乡镇企业蓬勃兴起后,我们目睹了乡亲们放下锄头进工厂的勃勃生机。这十多年来,农村发展上了快车道,企业转制、农村拆迁、开发区新建、双向6车道公路建设……现在的家乡,很难找到成片的田野和金灿灿的麦浪,夜晚也看不到满天的繁星,满怀故土乡情的我,常常有些若有所失。这次到苏北农村,置身淮安这片还没有完全经历工业化洗礼的土地,我想找到些许童年的记忆,找到贫困村脱贫致富的路子。带着这样的愿景,我急切地走村入户,大步流星地踏上帮扶之路。

脱贫的委屈

认识黄金仁有些偶然。一个暴晒的午后,也许想体验微服私访的感觉,我一个人骑车在村里漫无目的地四处查看。经过一家铝合金门窗家庭作坊时,我好奇地掉转车头,冒失地走了进去。

作坊的主人就是黄金仁。看着院子里一件件精巧别致的铝合金门窗,很难使人想到,黄金仁去年还是建档立卡的低收入户。老黄介绍,这几年在外闯荡,看到新型铝合金门窗大有市场,他琢磨着,这一行当有钱赚。就跟着别人学了几个月,自己回来在家里开了这间作坊。由于手艺好,价格低,又在家门口,村里的铝合金门窗几乎都是他的杰作。

看着我满眼的钦佩,老黄又自豪地谈起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大学毕业后,考入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二女儿大学刚毕业,也已经找到了工作。“没有什么比这更励志的了!”我激动地表示,“老黄和两个女儿的脱贫故事,必须上村里好人好事栏目的头版头条。”

谈笑风声的热闹场面并没有因为我的赞扬而继续下去,不知受了什么触动,老黄忽然变了脸。今年上半年,老黄得知,村里把他家列入了脱贫名单,两年稳固期后,就不再享受帮扶政策了。我愣头愣脑地说,“凭你这手艺和家里的景况,光荣脱贫,村里做得对啊!”

老黄委屈地说:“前几年两个女儿上大学,全靠了政府助学贷款的好政策,现在日子好过了,但还欠着部分贷款没还清呢!村干部把我拿了下来,村里有的建档入卡户啥也不用干,帮扶待遇一点也不少,我这辛辛苦苦忙里忙外,却是这个结果,很是想不通。”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是啊!想方设法主动脱贫的,却没得到褒奖,也没得到村镇干部的理解和支持,相反,有的不病不残坐等政府帮扶的,待遇却一点不少,难免老黄会有些情绪。

留守男人的荣誉墙

每次从低收入户家出来,心情总有些沉重。不知是困难群众的道谢刺痛了我的神经,还是不忍心多看一下他们求助的眼神。虽然这样的经历比较常见,但偶尔也会遇到一丝惊喜。

走访贺二民家之前,村干部介绍说,贺二民在家留守,老婆在外打工,两个双胞胎女儿读职高。我诧异地想,男人看家,女人挣钱养家,在农村可不多见啊。

怀着好奇的心情,我踏进了贺二民家。家里比较简陋,也没什么像样的家具,但收拾得还算整洁,尤其是一面贴满奖状和证书的荣誉墙一下子吸引了我。我惊喜地问道:“这是你家小孩的啊?”刚才还有些忸怩的贺二民,一下子涨红了脸,自豪地说,“是我两个女儿的”。我像发现了宝贝似地掏出手机,热情地请贺二民站到荣誉墙前,一连拍了好几张照片。

贺二民有些惋惜地表示,中考时,由于家里条件不好,就送女儿上了职高,希望将来早就业。现在女儿懂事了,十分上进,准备明年参加高考。他感慨地说:“女儿这次暑假没休息,家里花了好几千,送她们上了补习班。家里苦一点不要紧,希望女儿能上个大学。”

也许城里孩子花个几千块,上个补习班很是寻常,但在苏北农村,我也能掂量出这个决定的份量。我关切地问:“像你女儿的情况,国家每人每年都有2000元的助学补助,你们拿到了吧?”贺二民感激地说:“有的!有的!政府这个补助帮了我家的大忙啊!”

说到日常开销,贺二民翻出一本账本,家里大大小小的开支,全都记在上面,大头还是两个女儿上学的费用。贺二民说:“老婆在外打工不容易,经常给家里转账,有时也会抱怨家里花钱有些快!我这都是记账的,一分钱也不敢乱花。”

十多年前,贺二民因病切掉了一小截肠子。从此,他就一直认为身体比较弱,做不了什么事了。我认真地对他说,“瞧我这满头白发的,再看看你,满脸红光,一头黑发,状态比我还强呢!女儿高考后,赶紧找点事做!”贺二民不好意思地说:“我留守在家主要是照顾女儿,将来女儿上了大学,我们就不能再向政府伸手了,况且老婆在外打工养家,我也是过意不去的。”

离开时,我握着贺二民的手,感慨地说:“把孩子们教育好,培养成才,脱贫奔小康就可指日可待,荣誉墙上有你的一份功劳啊!”

我们村子的路

这些年,苏北农村的交通设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村里里外外都铺了水泥路,各个村组还装了太阳能路灯。基础设施的改进方便了群众出行,但却没能带来农村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景。我从村里经过,每次碰上的,大都是老人、孩子和病人。只有逢年过节的日子,来来往往的车辆和互相致意的欢笑声,才一下子让整个村子热闹起来。

我们镇里几乎没什么像样的企业,村里青壮劳力都在外地打工。他们大都把孩子留给父母照看,平时也不容易回来,有的就在学校放暑假时,把孩子接到身边,享受一下难得的团聚时光。

卢乐是我们村里一个上二年级的留守儿童,一次家访时,他把我拉到跟前,贴着我的耳朵,悄悄说了一个小小心愿——嗒嗒嗒磁铁积木。我能理解小男孩的心情,很快就在网上拍了一件。当我把积木送到时,小家伙双手捂住眼睛的样子,一下子熔化了我的内心。童年的幸福有时也很简单啊。

也许孩子们远离父母是一种成长的代价,那长年的病残就是永久的伤痛。农民之所以陷入贫困,大都跟患病有关,一旦失去劳动力,就意味着生活失去了来源。

张鹤家原本是全村人羡慕的一家,儿子在市里找了工作,收入不低,孙子上了大学,孙女在区里外国语学校上初中。前些年,儿子不幸患了糖尿病,高昂的医疗费用,耗光了全家多年的积蓄,一家人也被列入了建档立卡户。为帮助家里减轻负担,女儿初中毕业后,就在一家奶茶店打工贴补家用。去年,区政府实施了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精准扶贫补充医疗保险政策,极大缓解了张鹤家的经济压力,他感慨地说,“要是早有这些政策就更好了”。

在和年长的村民们攀谈时,大伙都说,现在政府有兜底的政策,有病治病,还是能应付的,要是扶贫队能在村里建个工厂什么的就好了,他们还能上个班挣点钱,免得光靠儿女、靠政府。

群众的期望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我劝说下,村两委“一班人”走了出去,专程考察了兄弟村的土地合作社和稻田养殖项目。欣欣向荣的设施农业,收益可观的高效养殖,一下子激发了大家的创业热情,村干部围着人家七嘴八舌地问个没完,一群人久久不愿离开。

看着这样令人心动的场面,我心里暗自高兴,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也能找到一条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大家发家致富的路子。

(作者单位:省委驻淮安区帮扶工作队、省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