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3月06日

情注“大鸾腾飞的地方”

周恩来故居对外开放40周年情感分享会举行

阅读数:1473  

本报讯(记者 刘蕾 通讯员 金秋)3月5日,城区驸马巷内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周恩来故居院内的海棠花悄然绽放。“大鸾腾飞的地方”——周恩来故居对外开放40周年情感分享会在故居多功能厅举行。周恩来侄女、中新社原副社长、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创始会长周秉德,周恩来侄孙、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周佶,周恩来生前秘书、武警指挥学院原副院长纪东,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主任李颖,市委常委、秘书长李森,区委书记徐子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闯和社会各界代表近200人参加了纪念活动。活动由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局长孙晓燕主持。

1979年3月5日,周恩来故居对外开放。40年来,一代又一代守护者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一代又一代守护者肩负弘扬伟人精神的使命,使故居内部保护和管理得到全面提升。

分享会在诗歌朗诵《驸马巷之恋》中拉开帷幕。周恩来故居管理处主任庞廷娅介绍了故居开放40年以来,一代代守护者在保护发展、精神弘扬、内涵挖掘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分享会上,周恩来亲属周秉德、周佶,生前秘书纪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饱含深情地追忆了周总理清正严明的家风家规和对身边工作人员的严格要求。区文史专家代表金志庚、纪念地管理局老领导张谨、故居老同志代表季庆农怀着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分享了多年来致力于周恩来精神研究、传承、弘扬工作的点滴感悟。淮阴师范学院副院长韩同友、恩来干部学院院长朱钰分享了为党员干部党性廉政教育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作出的不懈努力。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主任李颖以专家的视角,深刻解读了周恩来总理的高尚情操和伟大精神,肯定了周恩来故居开放40周年来在传承、弘扬周恩来精神方面作出的努力与成绩。

徐子佳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周恩来故居对外开放4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淮安区作为周总理诞生地,一直以来始终把传承、弘扬和践行周恩来精神作为开创各项事业崭新局面的不竭精神动力。在周总理精神的感召和引领下,2018年,淮安区各项事业均取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首次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2018年全区多项指标排在全市第一方阵,在全市综合目标考核中荣获一等奖,被市委表彰为高质量跨越发展“优秀县区”。政治生态考核评价位列全市县区第一,全区上下心齐气顺劲足的势头得到了彰显和迸发,建好周总理家乡的象征意义得到了初步展示。

徐子佳表示,淮安区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嘱托为指引,深刻认识“建设好周总理家乡”是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展示象征意义”是必须兑现的光荣政治期待,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再攀新高、更进一步”,进一步答好“展示象征意义”的新时代答卷。一是进一步夯实“展示象征意义”的根本基础。将抢抓高铁时代即将到来的黄金机遇,加快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具有淮安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做大总量、做优存量、提高质量,努力在重特大项目招引建设上取得标志性成果,确保在全市重特大项目攻坚年活动中走前列、求突破。二是进一步抓好“展示象征意义”的使命追求。始终牢记周总理的民本情怀和责任担当,大力兴办民生实事,积极顺应民生需求新变化,从老百姓最需要的民生实事做起,一件接着一件办,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给老百姓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全面小康、幸福小康。三是进一步筑牢“展示象征意义”的队伍保障。坚持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弘扬践行周恩来精神,积极打造一支敢扛事、愿做事、能干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全力以赴把淮安区建设成为“展示象征意义”的现实样板。

李森在致辞时指出,周恩来故居作为我市宣传、弘扬、研究周恩来精神的重要阵地,开放40年来在文物保护、宣传宣教、学术研究等方面,很好地发挥了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他要求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大力践行周恩来精神,保持定力、乘势而上,奋力谱写新时代崛起江淮的精彩篇章。

分享会后,全体嘉宾参观了《“大鸾腾飞的地方”——周恩来故居对外开放40周年图片展》。展览通过100多张照片与多件文物实物,分为成果显著、复原开放、保护利用、拓展内涵、特色宣教、守护者风采六大板块,回顾了故居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图文并茂,真实感人,得到了在场嘉宾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