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9年03月06日
我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阅读数:1253
本报讯 今年,我区以争创省基础教育装备示范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为目标,在推项目、促均衡、创优质方面发力,大力实施教育强区战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我区在城区范围重点实施“1123”工程,9月份实现红军中学本部、西校区部分投入使用,香溢花城幼儿园和红军小学南、北校区二期全面投入使用;12月份实现楚州中学新校区部分主体竣工、新安河西分校完成基础施工。农村片区完成车桥中心小学二期和顺河初级中学、茭陵初级中学、博里初级中学等项目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小学装备条件均达到省一类标准。加快推进研学基地建设,启动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二期建设,力争周恩来防震减灾科普馆年底投入使用。
完善育人特色体系。我区根据不同学科、年级的特点,打破传统教学,注重效率和层次培养,巩固提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小学“经验课堂”、初中“循环—差异教学模式”、高中“135教研项目”研究成果和运用成效。力争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到90%,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学业水平巩固率、合格率、优秀率,不断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特殊教育随班就读保障体系,加快创建省社区教育示范区,切实推动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
提升教育内涵水平。我区深入开展中小学艺术节、体育节、科技创新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等活动,打造“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升级版。推进“红色+个性”的特色项目建设,持续放大红色德育经验和青少年实践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品牌效应和载体作用,承办好全国青少年国防体育大会,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品牌体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区采取引进加培养的模式,不断充实教师队伍。深化区管校聘体制改革,试行镇(集团)内走教制度,完善并落实优秀教育人才激励机制,推动优质师资均衡配置。
(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