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5年07月04日

暑期,“儿童安全”这根弦松不得!

阅读数:698  

本报记者  于行行

下周,我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将陆续放假,暑期安全问题又摆在了家长面前。每年一到暑期,溺水、交通事故等突发事故就进入高发期。去泳池游泳、到户外玩轮滑……这些倍受孩子们喜欢的暑期活动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昨日,记者对我区各暑期学生密集场所分别进行了走访,并专门就安全问题咨询了相关人士。记者再次提醒家有小孩的读者:暑假期间,务必要为孩子们筑牢安全防护网!

“戏水”要小心,让孩子远离溺水危险

夏季是游泳溺亡事故的高发季节。

近日,我区一名18岁男孩因救下河游泳的同学而不幸溺水身亡,令人扼腕叹息。

对此,记者特意咨询了我区一家游泳馆的游泳教练王先生。王先生提醒:“每到暑假,游泳都会成为广大学生及家长‘青睐’的活动之一。但必须注意,孩子们去泳池游泳,一定要有家长陪同;不会游泳的学生不要独自下水,会游泳的学生也不能因为逞能而去深水区或水位很深的地方,以免危险。”

野外游泳是一个危险系数很高的活动,所以在没有充足的安全保障条件下,专业人士建议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能轻易尝试。

9岁的小学生洋洋,一谈起即将到来的暑假便激动不已。他说:“爸爸答应我今年暑假带我去学游泳,我可以尽情的玩水了。”洋洋的爸爸张鑫说:“学会游泳是一项很好的技能,但孩子一定要在安全的场地、有家长和教练的陪同下练习,如果去没有监护的野外场地游泳,后果将不堪设想。”

当然,即使是在安全防护措施相对较好的公共游泳池,让孩子们下水也需要加强防护。 

“上路”要当心,玩耍打闹要不得

假期里,孩子们外出的机会大大增加,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他们的交通安全格外让人担心。

家住华亭小区的葛女士担忧地说:“现在路上的车越来越多,十分担心孩子独自外出。每次他出门,我都千叮咛万嘱咐,小心过马路,遇车要避让,一定要保护好自身安全。”

那么,应该如何杜绝孩子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呢?

“如果家长平时就注重对孩子交通安全教育,有些意外和悲剧完全可以避免。”镇淮楼东路上的交通协管员杨师傅说。这几年来,他在值勤时遇到很多起交通事故,如过马路时不走斑马线,不看两边的汽车就强行跑着通过等,都极易造成被车碰撞。

他提醒广大学生家长,要对孩子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告诉他们不要横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骑车速度不能过快,更不要互相追逐,在没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强制隔离的马路上骑自行车,注意不要任意越过白色的标线,不要在马路上相互追逐、嬉闹。杨师傅特别强调,对于个头比较矮小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让他们在随时可能启动的汽车周围玩耍,因为由于视线受阻,司机在倒车或启动汽车的过程中,极有可能看不到这些个头矮小的孩子,而导致车祸发生。

“轮滑”重防护,充分考虑危险因素

轮滑是一项近年来新兴的超高人气户外运动,很多家长打算暑期给孩子报个培训班学习。

昨日晚19点30分,记者在漕运广场看到,一大群快乐的身影背着手、猫着腰,正在穿插滑行,非常热闹。据了解,这些练习轮滑的孩子从4岁到18岁不等,他们有的技艺娴熟,悠闲自如地绕着圈,动作如行云流水;有的一看就是初学者,拙笨地练习原地踏步;有的在地上放置一排障碍物,玩起花式绕桩……

张女士的孩子辉辉今年10岁,去年寒假学的轮滑,如今已有半年了,每次训练妈妈都会陪同。但是妈妈说:“尽管守在一旁,但孩子真要跌倒的时候,家长是来不及去阻止的,所以必须提前做好安全防护,佩带全套防护具,以免伤在跌倒中受伤。”

淮安医院骨科专家张医师说:“由于轮滑是一项较专业的运动,儿童的身体平衡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并不是很成熟,所以孩子学习轮滑时一定要佩戴全套护具,包括头盔、护膝、护腕等。现在天气渐渐热了,有的小孩不愿意佩戴防护头盔,这是很危险的,容易在摔倒时受伤。此外,儿童每天轮滑的时间最好在50分钟以内,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滑行中用力支撑身体的关节负担过重,影响骨骼发育。”

其实,除了轮滑以外,所有的户外运动都需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提前做好周密的安全防护。据了解,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很多家长都愿意给孩子安排一些有益于增长见识和融入大自然的户外活动,如旅游、爬山等。而教会孩子必要的遇险自救技能、准备好安全防护器具等,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只有确保了安全,才能使这些户外活动发挥出正面效应,让孩子们快乐的暑期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