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9年04月17日
布局优化1+1>2
施河镇呈现形合神聚新格局
阅读数:1360
本报讯(记者 杨文龙 通讯员 邵庆春 房国云) “乡镇布局优化以来,乡村环境更美了,党员干部为群众办事的效率更高了,让我们非政府驻地群众真真切切看到了布局优化带来的好处。”原溪河镇集镇上一位王姓居民对记者说。
施河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十分注重布局优化工作,多次下村调研,倾听基层意见,实施全局谋划,出实招,下狠招,努力达到形合神聚的布局优化效果。
布局优化认识上同心。“人心齐,泰山移。”该镇围绕布局优化工作,着力在凝心聚力上出实招。围绕“优”字做文章,通过多次班子会讨论、多层次调研,邀请专家全局设计,力求打造具有“对标国际、国内一流、全省标杆”施河特色小镇。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为祖国争光、为党旗添彩、为施河奋斗,比拼看谁的贡献大、看谁的风格高、看谁的感情深”“三为三看”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和“干部作风提升年”活动,形成了核心在服务、重点在建设、根本在满意的工作格局。布局优化后,全体机关站所人员集中一起开会、一起点名、一起参加政治学习。按照“一办五局一中心”机构设计,对全体机关站所人员重新组合,整合人力、物力、财力,从全镇层面分工到人,明确职责,不分彼此。为消除对非政府驻地投入减少、关心不够等心理,在民生实事方面加大倾斜力度,2018年投入300多万元改建了为民服务中心和农贸市场,对东五支路面扩宽、绿化提档升级,投入100多万元对非政府驻地二街、步行街路灯重新布线、更换路灯,解决了困扰群众夜晚出行的“有灯不亮”问题。2019年计划新改建“九路四桥”中非政府驻地就占五路三桥,目前非政府驻地溪戴路、溪上路、戴马路已清障,即将开工建设。
为民服务质量上提升。该镇着力提优窗口办事效率,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按照民政、劳保、广电、城建等部门设立为民服务窗口,要求各窗口人员做到当天事情当天办结。“共创号”“新起点号”城乡公交客车在施河镇、非政府驻地和车桥镇之间全天候循环运行,为群众办事提供便捷服务。镇分管领导每周至少两次到挂钩村、挂钩企业就地办公,化解涉及安全、环保、信访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困难38件,把不稳定因素稳控在萌芽状态。
特色产业培育上做优。该镇坚持做到优势互补、强强联手。每季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全力打造特色品牌。对非政府驻地羽绒产业做到101%服务,帮助杰翔、庆隆羽绒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助推金润隆羽绒企业扩大技改投入,帮助华祥纺织有限公司解决土地置换、融资等问题。2018年羽绒产业开票销售同比增幅28%以上。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借助淡水澳龙养殖基地优势,推进种植、养殖、花卉等一体化发展,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我们通过空间联合、资源聚合、机构整合、人员融合,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速提质,实现乡镇布局优化效益最大化。”该镇党委书记宋炜向记者介绍乡镇布局优化情况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