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5月22日

花开红色土地 艺香大江南北

——“红色的土地”大型专题演出幕后

阅读数:2340  

陈永明 于兆文

前不久在镇江市召开的江苏省老区开发促进会、扶贫基金会、扶贫开发协会六届四次理事会上,一场名为“红色的土地”的专题演出,让与会者叹为观止,一时间“淮安区老促会阳光艺术团”的声名传遍大江南北。

省扶贫开发与老区建设“三会”理事长丁解民看完演出赞不绝口:“太精彩了,一支来自周总理家乡的离退休老同志组成的业余文艺团队能演出这样的水准,全国罕见,真的不简单!”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演出,阳光艺术团又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五一期间,我们带着一份好奇心走访了淮安区老促会阳光艺术团。

阳光艺术团的艺术总监王建民告诉我们,阳光艺术团人员平均年龄62岁,全团108人都是自愿报名参加的文艺爱好者。他们离退休前来自各个岗位,有公务员、教师,还有农民工、个体经营户,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热爱家乡,热爱音乐。除法定假日外,无论炎炎酷暑,还是天寒地冻,每天下午坚持两小时的排练和学习雷打不动。

“成立六年以来,我们以‘情满淮安’的演出品牌和文艺志愿者的身份平均每年演出三十余场,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用文艺的形式,送到全区的各行各业,获得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江苏省优秀文艺志愿者团队等各项荣誉26个……”采访时,阳光艺术团团长卢延萍的脸上洋溢着无限的自豪。

这场享誉大江南北的“红色的土地”专题演出,因何而来?其背后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淮安是革命老区,阳光艺术团又是我们老促会精心扶持和打造的一支文艺团体,编导一场演出来弘扬革命老区优良传统、宣传红色文化、传播红色基因、讲述红色故事、保护红色资源,激励淮安人民不忘初心跟党走,拥抱时代做先锋,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攻坚克难、勇于前行,这样的想法始于一年之前。”淮安区老区开发促进会会长殷长干向我们谈起了演出的原委。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如何搞好纪念活动,2018年9月,淮安区老促会召开的一场会长办公会上,大家一拍即合,决定搞一场有意义有影响的演出活动来纪念建国70周年。活动方案出台后,迅即得到淮安市老促会和江苏省扶贫开发“三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要求在2019年江苏省扶贫开发“三会”理事会上作专题演出。

一场大型演出的筹备工作,由此拉开序幕。

首先是选准主题。最初的主题叫“信仰的力量”,拟分三个篇章,上篇“红色记忆”、中篇“基因传承”、下篇“老区力量”。后请来淮安市作协主席龚正、著名编剧刘云、长荣剧院导演杜九红、《淮海晚报》原总编王卫华、《老区淮安》责任编辑胡崇明等专家进行研讨论证,认为“信仰的力量”题目太大,很难用艺术手段来充分表现,最后确定这次演出的主题就是要通过再现淮安这块红色土地上发生的红色故事,颂扬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艰苦卓绝、不怕牺牲、可歌可泣的斗争精神,就是要通过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歌颂淮安人民万众一心跟党走,攻坚克难奔小康的精神风貌,最终定题为“红色的土地”。

围绕主题,整场演出初步排定11个节目,时长在75分钟左右。在淮安区老促会的组织下,由吉凤山、陈定国、赵琦、金诚、汪国玖等人组成文字创作组,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翻阅大量的史实资料,深入多个乡镇寻访采风、收集资料,在较短的时间内创作完成《横沟风云》《车桥战役》《血战大胡庄》《成湾故事》《老区淮安》《奋进的旋律》《淮安朝前走》《淮安人走上小康路》等节目。吉凤山是区文化馆馆长,繁重的工作之余,他从每一个节目的文字审定,到剧本创作以及整台节目的串词编写,倾注了大量心血;陈定国、汪国玖都是年近七旬的老同志,不辞辛苦,经常挑灯夜战,创作的节目既有深度又有高度。

文字创作基本完成后,音乐创作随即展开,阳光艺术团艺术总监王建明从作曲、音乐编排,到整场节目结构设计、艺术指导,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有时凌晨两三点钟,灵感来了,立即起身创作;感冒了喝点开水,吃点药片继续工作。在他的精心构思和苦心创作下,整台演出上半部分带给观众的是气势恢宏、硝烟弥漫的视觉效果,下半部分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整场节目的音乐衔接紧凑,一气呵成,可圈可点。如,用情景合唱的形式,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横沟暴动”呈现在舞台上,用舞蹈的手段再现“大胡庄战斗”的壮烈场面,用组歌的手法详细描绘了“车桥战役”的演变过程,用短剧的模式深情演绎“成湾故事”,用领唱合唱的样式让“天下乡亲”带给人以无限的激荡和沉思,用戏曲联唱的方法反映淮安工业、农业、城市的沧桑巨变……发生在红色土地上的一个个故事,在一根红色主线的串连下,让观众接受艺术美感熏陶的同时,也打开了一部壮美的老区发展史画卷。

随后,省里传来消息,这场演出拟定于2019年3月底在镇江举行。时间日趋临近,排练任务十分繁重,演出意义和效果事关重大,省市区领导都分别给予倾力支持。江苏省扶贫开发“三会”理事长丁解民、淮安市老促会会长魏玉龙对这次演出多次作出指示,亲自组织专家来淮指导。淮安区委书记徐子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锐,副区长谈效艳等区领导全程关注排演情况,多次听取汇报并会办相关问题。

淮安区老促会向阳光艺术团发出动员令,全团上下迅即进入紧张的排练阶段。全团分声乐、器乐、舞蹈、表演四大板块,同时在四个排练场进行排练。许多同志牺牲家庭利益,放弃亲友团聚,克服病痛折磨,夜以继日地赶排节目,为的是不负省、市、区领导的厚望,不负编创团队的苦心,高质量完成整台节目,届时向广大观众奉献一场精彩的演出。

团长卢延萍处处以身作则,善于团结、关心同志,她勤奋学习,熟知整场演出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音符,指挥大方得体。导演吕翠云负责舞台节目的编排和调度,年近七旬的她,节目编排精心设计,动作指导以身示范,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确保每一个动作准确到位。导演叶超负责舞台音响的调试和装置,除当好演员角色外,还负责舞台监督,工作兢兢业业。

两支舞蹈队在刘红霞、鲍小玲的带领下,大家不怕吃苦,认真排练:很多激烈的场面需要大量的运动演练才能完成,很多战争的场面需要无数次摔打演绎才能成功。摔倒了,爬起来继续排;受伤了,忍着疼继续练;累了,躺在地上休息会;饿了,自带干粮吃一口。为了动作的整齐划一,他们每天排练时间平均都在八个小时以上,大家无怨无悔。

春节前,合唱队队长陈玉荣家属突发疾病住院,他到医院安顿好家属,又赶到合唱队,带领40多名队员继续认真排练,保质保量完成各个演出节目。乐队队长陈文春组织乐队老师排练期间,身体突发疾病,手术后仅在医院呆了一星期,就回到岗位坚持参加排练。表演队宋跃在排练中不幸腿部受重伤,一直坚持忍痛排练、参演,直到去镇江演出结束回家才住院医治。舞蹈二队队长鲍小玲母亲病重到去世期间,她合理安排时间,力争照顾母亲与排练两不误,母亲去世安葬当天下午,又强忍悲痛赶到排练场,带领大家勤学苦练。

服装组马丹倩除参加舞蹈排练外,还带领服装道具组的同志管理六百多套服装,整熨、配发,近千次把各类演出服装有序分发到各演员手中,无一差错。后勤保障组陈红英、戴晶晶,负责音频、视频、字幕等,为保证视频效果,广泛收集素材,经常夜深人静时他们还在加班制作。表演队夏寿成、陈跃进两位同志除完成表演任务外,什么事都抢着干,协助舞台调度管理,帮助后勤组整理搬运道具,任劳任怨。

排练期间,两次面临方案调整,已经排好的顺序推翻重来,已经背熟的歌词重新背诵,已经编排好的舞蹈换成新舞,背景视屏、音乐文件、字幕内容都要修改调整,大家无条件服从,连续五场的节目连排让大家心里有了底气,让节目变得更加成熟,让各个环节的配合更加默契。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这是一批平均年龄60多岁的人,他们不要一分钱报酬,无数次排练到中午或者晚上,骑着单车回家吃饭,有时候甚至排练到夜里十点多,都毫无怨言。在任务面前,无人退缩,他们像年轻人一样尽心付出,用汗水和泪水、责任和使命诠释了“奉献”二字。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临。

2019年3月28日晚,镇江南山剧场,参加江苏省扶贫开发与老区建设“三会”六届四次理事会的全体与会人员有序进场,阳光艺术团108位参演人员全部就位。晚会开演前,淮安区委书记徐子佳来电勉励大家:“希望这次演出全团同志状态佳、演艺精、效果好,为周恩来故乡争光。”全体演员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立即投入紧张的节目走台中,乐队进入紧张的调试中,后台音响、灯光、视屏进入紧张的对接中,晚饭来不及吃就啃两只包子,一切进入临战状态。

8:00整,铃声响起,大型专题演出“红色的土地”晚会帷幕正式拉开。

掌声、喝彩声一次次响起;惊叹、感动、流泪、欢笑,观众一次次表情随着剧情而变,心律随着音律而动,阳光艺术团的精彩表演一次次征服了全场观众。

一个难忘的初春之夜,阳光艺术团奉献了一场文化与精神的饕餮盛宴。

镇江淮安商会为这次专题演出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演出结束后,年近七十的商会秘书长贾云平老人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太了不起了,淮安区老促会不愧是全省老促会系统老区精神宣传工作的一张名片,这场演出给我们老区淮安人争了光,同时也让我们在品味红色经典中,增强了前行的力量!”

随着新中国七十华诞的临近,如今的淮安大地,一场声势浩大的巡演活动正在举行。“红色的土地”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的演出场次已经安排得满满。

对于这场被淮安区老促会冠名为“阳光行动”的巡演计划,区老促会常务副会长田文秀的话掷地有声:“虽然我们年岁已高,但我们壮心不老,我们的目的就是让老区人民牢记历史,不忘初心,激发老区人民爱党爱国爱家乡情怀,紧跟时代步伐,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全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