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6月12日

维修淮安府衙始末

阅读数:3026  

李诚

淮安府衙是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中现存唯一的府衙建筑,有着全国现存体量最大的大堂。它是中国数千年封建统治的历史标本,是历史文化名城淮安的标志性建筑。

淮安府管辖最大时期为9县2州,是当时苏北广大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淮安府衙位于今东门大街33号,原为南宋五通庙,元代为沂郯万户府。明洪武三年(1370),新任淮安知府姚斌从城中心将淮安府衙搬迁到此,并加以修建改造,作为新府衙使用,后来历代均有修葺、增建,一直沿用到清末。解放后,这里为工厂占用。10多年前,河北省保定市直隶总督署博物馆馆长在考察淮安府衙后,感叹其超规格的建筑体量时,说了几个字:“真是天高皇帝远。”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一重要的文化遗存,从2001年开始,时楚州区文化局在各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着手进行淮安府衙的维修工作。笔者当时任区文物办副主任,是这次维修工作的负责人之一,有幸亲历了维修工作的全过程。

调研:透过现状看原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21条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将这一原则概括为“修旧如故”。然而,对“故”字如何理解与把握,维修后的文物要达到什么样的“原状”,是每位从事文物维修人员必须慎重处理的首要问题,也是文物维修能否成功的关键。要保持原状,首先就要确定原状,大多数文物由于饱经沧桑,现状与原状不符,甚至差异很大,这就要求我们下大气力去调研,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出原状来。在省市文物专家的指导下,我们从4个方面开始了对府衙历史原状的调研。

1.史料调查。主要的依据是地方的志书及其他资料。不同版本的《淮安府志》《山阳县志》对淮安府衙都有明确的记载,并配有图纸。这些图纸,虽然比例严重失调,但是却直观地描绘了府衙的全貌,甚至连每幢房屋的间数、大门口石狮的位置、月台上的陈设都一目了然。通过史料调查,我们对淮安府衙的历史沿革、规制、历次维修都有了较详细的了解。

2.现状调查。自辛亥革命至今已有100余年,在这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淮安府衙遭受了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双重破坏。原有的50多幢、300余间房屋大部分被拆除。东西两路建筑荡然无存,建起了厂房、办公室,主轴线上现存大堂、二堂、西库房及部分东西庑房。大堂是府衙最主要的建筑,为抬梁式悬山顶建筑,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已被改造成工厂仓库,四周被砖墙所封,幸整组梁架尚存。各种装修如门窗、天花等已然无存。在大堂南侧檐口,自下而上砌建了一座高大的壁画墙,屋面上开了玻璃天窗,室内铺上了水泥地坪。大堂、二堂之间也建了一座厂房。二堂等附属房屋的残损程度及添加的附属物较大堂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新的建筑以及对原有房屋的改造不仅严重破坏了原有风貌,也对古建筑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维修时应予以坚决的剔除。

3.社会调查。我们走访了该厂的一些老职工及社会上对府衙比较了解的老人。据他们讲,府衙中轴线上的一些房屋原来都存在,如上房、“镇淮楼”及东侧的小楼等,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渐拆除的。70年代,房产部门打算将大堂拆毁,因与厂方在木料分配上未搭成一致,才使大堂躲过一劫。我们还与国内其他官署博物馆保持联系,互通信息。通过社会调查,我们对府衙原有建筑的分布状况、已毁建筑的大致位置有了基本了解。还了解到府衙一些流散文物的下落。

4.考古调查。为了探明已毁建筑的具体位置,我们在上级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考古调查。在府、县志记载的图上,标明大堂前的月台与大堂等宽,但按惯例没有这么宽。走访时老人们回忆,月台确实与大堂等宽,在其东南角还长有一棵皂角树,抗战时日机一颗炸弹扔在月台上,将其连根炸起,气浪将大堂屋脊全部掀倒。后来经过考古调查,挖出了月台的基础,证明史料记载与老人的回忆是相吻合的。仪门、甬道、垂花门的具体位置也都通过考古调查得到了确认。

根据以上几方面的调研成果,我们认定清咸丰十一年(1861)维修后的淮安府衙,就是我们此次维修时要再现的原貌。我们按比例绘制了明清时期淮安府衙的平面图,制作了模型。这些基础性工作,为制定和审核府衙维修方案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我提出了淮安府衙是“全国现存的两座府衙之一,其大堂面积为国内现存府衙大堂之最”的观点,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同。我还撰写了《淮安府衙考古新发现,文物专家畅谈保护利用前景》等文章发表在报刊上,为府衙保护维修进行舆论宣传。

维修:补强加固壮筋骨

修旧如故,是要保持文物的原真性。维修的过程是补强加固的过程,而不是“脱胎换骨”,否则,即使外表接近“原状”了,那也是假文物。这种“维修性破坏”是文物维修工作的大忌,也是我们在淮安府衙的维修实践中力求避免的。

2003年9月,经上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淮安府衙维修一期工程动工。第一阶段:2003年9月至2004年9月,维修大堂和二堂;第二阶段: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维修六科用房、东西辅房等。作为具体承办单位,区文化局成立了工程领导小组,并请区园林管理处派出经验丰富的古建业务骨干参与工程。在动工之前,我们组织项目经理,工程监理、工种负责人反复学习和研究经批准的维修方案,并且组织他们赴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考察,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始终“盯”在工地上,牢牢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保留原有的形制和结构。府衙位于古城中心、漕运总督署的后侧,其轴线南偏西170。然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二堂与大堂也不在一中轴线上,尤其是大堂、二堂之间的厂房被拆除后,情况更加明显——二堂位置偏东,其轴线在大堂偏西170基础上又偏了几度。这种情况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有人提出在维修时加以纠正,但我们没有采纳。我们认为:其一,这是历史形成的旧有形制,我们要保留历史的真实,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去为古人“纠偏”;其二,我们的出发点是“进行最小量的拆除与维修”,大堂、二堂的维修设计是“揭顶不落架大修”,如果连基础都移动了,那就是拆除重建,就不能保持文物的原状,维修的性质就变了。

2.保留原有的建筑材料。淮安地处苏北腹地,不产木料、石材,建房用旧料是常事。往往一家建房,木料是张家的,砖头是李家的,石头又是从王家拆来的,民间称之为“脱驳”。清咸丰中,淮安府衙大堂毁于火,咸丰十一年(1861)修复。当时,河下盐商程梦鼎请求将其住宅中的“中进厅堂”拆除以助工,于是“类似扬州何园那样的潭潭巨宅,立即夷为瓦砾场,而府堂始成”。可以说,府衙的建筑,其每一根木料、每一块砖瓦都是历史的见证,都是文物,不能轻易舍弃。大堂、二堂共有立柱100根,当年已经有21根墩接过,现在又发现很多根部开裂槽朽,我们全部采用墩接的办法,加固后继续使用;桁条与椽子,槽朽不超过直径1/5的,用同样材质砍净补钉,继续使用。施工中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用砖问题。大堂的砖块,尺寸很大,与城墙砖相似,市面上买不到,现制又来不及。我们将拆下来的旧砖重新使用,破损严重的用切割机切出平面来继续使用,实在不够了,就征集了部分旧城砖加工后使用。

3.保留传统的工艺特色。淮安地处南北交界,在房屋的建筑特色上与南北民居都有着显著的不同。江南的民居以“粉墙黛瓦”为特色,色调明快,体态轻盈;淮安民居则以“青砖灰瓦”为特点,体现的是古朴、浑厚和庄重的气氛。其区别主要是对墙面的处理,一般不用“浑水墙”而用“清水墙”,即用青砖打磨后砌墙,用青灰勾缝。府衙现存建筑全部是采用这种做法,施工水平相当高,墙面十分平整。后期维修时,用砖有所不同,甚至有少量的红砖。两堂东西山均有开裂,局部伴有较严重的外鼓。这一次的维修设计方案中,对外墙的处理是采用“砂浆打底,外罩白粉。”即所谓“粉墙黛瓦”,这样做出来视觉效果好,也易施工。但这是江南古建筑的特色,在征得上级有关专家同意后,我们采取了“清水墙”的做法,保留了大面积的老墙体,对开裂、处鼓、倾斜的墙体用原有的老砖,进行挖补和重砌。这样做,虽然费工费时,但效果很好,既加固了墙体,又保留了地方传统工艺特色。新旧墙体粗看浑然一体,细看又可识别。

修饰:保留“沧桑”,再现“辉煌”

保持文物原状,还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新”与“旧”的问题。过去我们提倡“修旧如旧”,容易让人理解为修好的文物必须保持旧的外观。现在改为“修旧如故”,一字之差,意义大不一样。“故”就是“原状”,就是文物本来的面目,可以金壁辉煌,富丽堂皇,如北京的故宫;也可以不施油饰,满目沧桑,如山西、陕西、安微、河南等地的许多文物古迹。关健是要保持文物原真性,最大限度地传递历史信息。

淮安府衙大堂、二堂原有的装修已散失殆尽,室内的轩、椽、隔断、天花等均已拆除,唯留下榫眼及木框痕迹,地表也已改做了水泥地坪,此次维修采取了“恢复前廊及原有门窗、屏风、天花藻井”的做法,地表剔除了水泥,用方砖铺设,在木构件外表采用了“梁架用油饰、柱身用广漆(国漆),枋木用调和漆”的方式,这样维修后的府衙外观精美而不失古朴,大气而充满威严。

为了避免维修后的文物“新气”过重,也为了更好地传递历史信息,增加历史沧桑感,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在油漆过程中,特地留了一根立柱未上国漆,仅以防腐处理。这根柱子在150年前就墩接过,并用铁箍加固,许多观众看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还以为这些粗大的柱子都是水泥的呢。”

府衙大堂中梁上有一行题字:“咸丰十一年岁次辛酉仲春月谷旦代理江南淮安府知府陶金诒重修”,整行题字用楷书墨笔写成,唯“金诒”二字用朱笔(以示“知府老爷”在世)。这是淮安府衙维修的最直接的文字记载,是“知府老爷”的“墨宝”,我们在施工中倍加呵护,防止造成破坏。

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我们找到了原府衙大门前的一对石狮和仪门下的两块门枕石,在政府领导的协调下,这些流散在外数十年的“游子”们终于回家了。这些历经数百年风雨的文物一归位,气氛立即就有了改变,其历史沧桑感是任何新做的东西无法替代的。

对大堂地坪的处理也同样贯彻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的思想。在维修前的调研中,由于大堂内堆满机械配件,无法探明地下情况,在维修过程中,撬开水泥地,发现了一个大石块,边长约有1.5米。大堂中为何有如此大的石头呢,人们众说纷芸,有人提议将它刨走,以免影响铺地,我们没有同意,以至后来越挖越多,甚至在前廊里也发现了一排。大家这才明白,这些石头就是咸丰十一年以前被烧毁大堂的石础,从石础的直径来推算,以前用的木料远比现存大堂的木料粗大很多,并且开间也大,大堂26米的面阔,以前是5开间,现在是7开间,每一间的桁条用料也短了,因此以前的老石础就用不上了。但是古人图省事,这些老石础一个也没有移走,只是将高出地面的部分凿平,无意中为人们探究明代淮安府衙大堂的建筑形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也许,我们的先人早就有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的意识,而刻意留下的)。对这些石础,我们更是十分珍惜,原封不动地予以保留。

如今,走进维修后的淮安府大堂,映入人们眼帘的,地下部分是明初始建时的“原状”,地上部分是咸丰十一年(1861)维修后的“原状”。地下地上交相呼应,向人们诉说着淮安府昔日的辉煌和曾经的沧桑。

2006年,淮安府衙维修工程获首届江苏省文物保护优秀工程组织奖,并且由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撰写的《“修旧如故”之我见:淮安府衙维修工程的实践与思考》获2007年全省文博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在接下来的10余年中,淮安府衙的保护与维修又进行了数期工程,中轴线上的仪门、大堂、二堂、六科书吏房、上房、镇淮楼等建筑已经维修完成。东路作为迎宾、宴乐之所,主要建有古戏台、酂侯祠、宝翰堂、藤花厅、集贤堂和后花园;西路军捕厅署,建有皮场庙、腰斩台、仪门、待质所、熬审房、法鉴堂(大堂)、简房、招房、中国古代刑具展示室(二堂等)、水龙局、火神庙、库房、邮政司、驿站等建筑。至此,淮安府衙的原有建筑,除了大门、照壁、东西牌楼等个别建筑,已经全部维修、重修完毕。

2014年7月,淮安府衙作为总督漕运公署遗址片区的一个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首批遗产点目录。

(作者系淮安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市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