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6月29日

一个“老顽童”的综治情结

——记山阳街道政法和社会事业局局长、政法科科长胡宝同

阅读数:1505  

融媒体记者 杨文龙 通讯员 魏正丽 陶连春

在山阳街道,提起综治干部胡宝同,熟悉的人都叫他“老顽童”。顽固的“顽”,倒不是说他的脾气性格有多差,而是说胡宝同骨子里那份对基层综治工作的倔强与执着。

1

今年57岁的胡宝同, 2009年10月份担任镇综治科员时,已经快50岁了。随着省综治信息系统的建立,基层综治工作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可连电脑打字都不会的他,如何适应工作需要呢。天生不服气的他决心从最基础的打字开始学起。

那时候乡镇电脑只有打印室一台,得在别人忙完后,他才能去练五笔打字。很多时候,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有天晚上,他练得正起劲,突然门被打开,一道手电光直射他的眼睛,就听到有人大喊:“小偷,别动!”胡宝同一下懵了!原来是值班领导把他当小偷给抓了。这件事成了那段时间里,镇机关干部茶余饭后的笑话。领导了解情况后,大为感动,专门给胡宝同配了把钥匙,八小时之外,他可以自由进出打印室练习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现在胡宝同能够熟练掌握了文件、材料打印,而且电脑、智能手机,还有综治信息系统、综治E通中的采信息、录事件、做服务……他操作得比年轻人还麻溜。什么内网址设置、内外网切换、设置照片水印时间……有些年轻人不一定会的小操作、小技能,他都得心应手。村里的那些年轻网格员都叫他胡老师。

2

2018年7月,乡镇优化布局调整,胡宝同所在的席桥镇与季桥镇、城东街道合并组建了山阳街道,他被任命为山阳街道政法和社会事业局局长、政法科科长,随即面临着迎接网格创建达标率考核。街道为32个村(居)新招聘了32名专职网格员,这些网格员年龄跨度很大,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及时开展岗前培训,让他们尽快适应新工作,成了胡宝同的当务之急。

首先是组织网格员集中学,胡宝同把基本操作印制成操作手册,特别标注重点、难点,发放到每一个网格员手中,同时制作PPT,一个一个步骤,详细做好讲解。其次是手把手现场教,年纪稍大一些的网格员接受能力比较差,光靠讲解记不住、吸收不了,操作过程中总会遇到问题,他就上门现场辅导,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操作得要教上十遍、二十遍。有一天早上6点多钟,胡宝同就被一名网格员的电话吵醒,反映登录不了系统,还有一些操作也不会,他匆忙洗了把脸就出门去村里,了解情况、寻找登录不了的原因,原来是这个网格员把网址输错了,于是,胡宝同就耐心地向他讲解网址设置规则和输入注意事项,随后又把电脑、手机中的每个模块逐一操作演示……直到中午他才学会操作。

刚要回单位吃饭,又一个村的网格员来电话,说综治E通登录不了。胡宝同二话没说,骑着电动车就往这个村里赶,在那里足足倒腾了两个多小时,才把他教会。一口水没喝又往回走,到下午4点多,肚子叽咕叽咕地叫,这时胡宝同才想起来,今天自己一口饭都没吃上。

3

去年11月份,胡宝同年迈的母亲复发脑梗,半身不遂住进了医院。祸不单行,老父亲也因颈椎压迫神经和肺气肿住院治疗,而自己老伴身体也不好。这令胡宝同心力交瘁。

现在回想起来,胡宝同感到自己不是个好儿子,母亲在医院住了11天,他只挤出了两天的时间,在病床前服侍她。后来治疗再无效果,母亲想回老家,可山阳街道正处在迎接全省网格创建达标率考核的关键时期。从母亲回家到去世前的两个星期,胡宝同只回去看望她老人家两次。有一次正陪着母亲说话,单位的电话来了,系统出现故障,急需解决。挂了电话,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被病痛折磨凹陷的双眼,胡宝同鼻子一酸,忍着泪对母亲说:“妈,我去单位处理点事情,很快回来,等我回来给你做你最爱吃的葱油面。”可谁曾想,这一走,那碗葱油面,母亲永远都吃不上了。

匆匆办完了母亲的丧事,繁重的工作又接踵而来。当天晚上,在区综治工作群里,胡宝同看到山阳街道的人房关联率全区倒数,心里又不踏实了。为了赶上全区进度,胡宝同强忍着失去母亲的悲痛,再次投入到紧张地工作中,迅速组织全体专职网格员进行人房关联绑定,确保按时按点顺利完成任务。

有泪但无悔。从事基层综治工作近十年来来,胡宝同经历了许多,失去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日前,胡宝同在全市政法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声情并茂的演讲,平凡而感人的故事,赢得了与会人员的赞誉和掌声。他说:“我尽管已经57岁了,退休似乎就在眼前,但我始终觉着自己还是个年轻人,我喜欢‘老顽童’这个称呼,今后只要我在岗一天,我就继续站好最后一班岗,用‘问心无愧’这四个字,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