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9年06月29日
创建工作中的“硬汉队长”
——记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二中队中队长李龙柱
阅读数:1519
融媒体记者 严曼曼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无疑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二中队中队长李龙柱是公安系统出了名的“工作狂”,在这场“战争”中,他更是处处身先士卒,工作压不垮,病痛摧不垮,成了创建工作中名副其实的“硬汉队长”。
暴风雪中的坚守
李龙柱所在的二中队管辖地域广,除城区部分外,还管辖漕运镇、白马湖农场、范集等区域的国、省、县道,担负着重要的交通管理疏导和文明城市创建任务。
今年春运期间,我区迎来了一场严重的大雪冰冻天气,二中队辖区境内的道路,尤其是桥梁坡道结冰严重,严重威胁着通行安全和道路畅通。为确保冰雪期间道路安全与畅通,李龙柱带领二中队全队同志顶着刺骨的寒风,冒着纷飞的大雪,挥舞铁锹,撒盐融冰,除雪保畅。
位于我区境内的233国道大桥、省道328三座大桥是南北交通大动脉,是无数旅客回家团聚的必经之处。为了保证旅客安全及时回家过节,李龙柱带领全队同志沿着近1.5公里长的国道大桥和省道三座大桥一遍又一遍抛盐除雪。遇到坡道上抛锚的车辆,李龙柱带领队员主动上前提供帮助。在帮忙推车时,李龙柱常常因为用力太大,脚底打滑而摔倒,但他丝毫不在意。暴雪整整下了一夜,李龙柱带领着二中队全体队员同肆虐的暴雪也整整抗争了一整夜,将因冰雪滞留的车辆全部疏导出境。
突发状况时全员坚守岗位只是二中队日常工作的一个小小缩影。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李龙柱和队员们全身心投入,坚持工作任务布置落实到位、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交办问题整改到位的“三个到位”原则,切切实实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放在心里,抓在手上,做在日常,为提升城市形象、保障道路畅通有序,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撞不倒的“双拐”队长
去年7月24日晚上,李龙柱带领中队民警和辅警配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酒驾专项整治行动时,一辆无牌SUV突然加速冲向正在前方警戒的李龙柱和一名辅警。李龙柱一把推开辅警,自己却因来不及闪躲被无牌SUV撞到,造成盆骨骨折。住院期间,他仍时刻惦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通过中队微信工作平台,时刻关注中队的队伍建设和工作绩效。住院不到一个月,他不顾医生要求休息的医嘱,夹着双拐上路执勤,现场指挥夜查行动,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双拐”队长。
除了有撞不倒的“双拐”,硬汉队长还有着“压不垮的脊梁”。从2010年开始,李龙柱就经常感觉腿部疼痛,有时腰都直不起来。中队同志见状都劝他休息,领导也要求他去医院检查。然而,当时正值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关键时期,创建任务十分繁重,作为一队之长的他,没有离开创卫第一线,依然每天天不亮就上路巡查,晚上最后一个离开工作岗位。创卫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后,分局局长要求他必须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因劳累过度,李龙柱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医生建议住院治疗,他在医院开了些药后,又回到了中队,投入紧张的工作之中。
“创建工作任务重,事情多,中队人少,大家都很辛苦,我心里放不下,也坐不住。” 李龙柱所带领的二中队,一共10名基层交警,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32岁,平均年龄48.6岁。这样的一支不算“强壮”的队伍,在“硬汉”队长李龙柱的带领下,二中队在分局交警大队组织的综合绩效考评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各项专项行动始终位列全队之首。他个人也先后荣获淮安区五一劳动奖章、新淮安百名卫士、淮安区春运工作先进个人、淮安区政法工作先进个人、淮安区十佳政法干警等光荣称号,并且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率先垂范的全队标杆
要求民警做到的,他首先做到。“向我看齐”是李龙柱向全队发出的庄严承诺。
李龙柱是一名合格的领导,更是一名精通业务的民警。从秩序管理、交通事故处理到车辆驾驶员管理他样样精通,是交通管理的多面手。
他是假牌假证的克星,多次破获假牌假证案件。他是酒驾毒驾的克星,三年以来,他参与查处危险驾驶案170余起、酒驾260余起。
秉公执法彰显公平正义。从警以来,李龙柱始终坚持秉公执法,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切实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他纠正查处违法上万起,没有发生一起因处罚不公而引起的投诉,更没有一起因处罚错误被撤销或提起行政诉讼。在执法中他不徇私情,狠刹说情风。我区电动三轮车搭客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效果,为规范三轮车管理,中队根据分局要求对三轮车进行专项治理。对违法三轮车实行三个一律:一律扣留、一律罚款、一律罚款处理后放行。在整治中,对一些情绪激动、撒泼打滚的三轮车车主,李龙柱和他们一起坐在地上,耐心安抚他们的对立情绪,宣传法律法规。遇到亲戚朋友来说情的,他都是严词拒绝,绝不徇任何私情。
最让人感动的是,在得知李龙柱受伤住院后,不少三轮车车主打电话询问病情表达关心,还有人前去医院探望。在他们眼里李队长从未瞧不起他们、低看他们,处理事情不偏不倚,即使被李队长处罚,他们也很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