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19年08月14日

淮安人民革命斗争群英谱

阅读数:30388  

(上接2727期)

顾文藻

顾文藻,淮安朱桥人。1913年出生,14岁因家庭困难而停学,当过学徒和小商贩。

1940年,经淮安县工委宣传部长许邦仪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夏,他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当上了“伪乡长”,为党组织在伪化区发动群众,开展党的工作,做出了贡献。

顾文藻在对敌斗争中智勇双全。1943年春,他配合区武工队枪毙了作恶多端的3名伪地方武装人员。同年,他组织群众20余人配合区武工队,捕获在桑园庄为非作歹的伪军10余人,伪军头目徐傻子等3人被击毙,其余人员送交县抗日民主政府处理。1943年秋,他创建30多人的马北游击队,并任队长。1944年车桥战役结束后,顾文藻带领的游击队在小闸北与车桥圩子逃跑出来的伪军遭遇,毙敌10多人,烧毁敌卡车3辆。

1946年,顾文藻根据县委的指示,秘密住在朱桥孙扬陈大奶家,利用关系进行秘密情报工作。敌人发觉后,就把陈大奶带到朱桥,逼迫其交出顾文藻的下落,陈大奶宁死不屈,敌人就暂时把她放回家。顾文藻知道后,当晚转移到刘圩内线张寿朋家。顾文藻当地的远房亲戚出卖了顾文藻。1947年农历二月十八日晚上,这个远房亲戚带着还乡团包围了顾文藻,胁迫他不要为共产党办事。顾文藻说:“杀头是可以的,叫我不干共产党的事是不可能的!”还乡团随即把顾文藻带到涧河边杀害,然后剥光他的衣服,把尸体绑在磨子上沉入水底。

钱 毅

钱毅,原名钱厚庆,安徽芜湖人,1925年4月14日生于革命知识分子家庭,是现代著名文学家阿英(钱杏屯)的长子。其父是中国共产党员,在革命文学团体“太阳社”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领导工作。因此,钱毅6岁入学后多次更换学校,甚至改名换姓。1935年2月,父亲阿英被捕,11岁的钱毅也进了监狱。

1941年12月8日,日军侵占上海各租界,钱毅与家人开始分批撤出上海,进入苏中抗日根据地。钱毅在新四军一师一旅服务团戏剧组工作。全家人抵达新四军军部阜宁后,钱毅调新四军三师鲁迅艺术团工作,后调东海大队任文化教员。1943年夏,钱毅调到《新知识》杂志社当编辑;一年后,调到《盐阜大众》报社当编辑,后任《盐阜大众》副主编。

钱毅在阜东工作时,经常接触农民、盐民、棉民和渔民,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感情,记录他们的语言、词汇,创作了民间神话故事集《海洋神话与传说》。在《盐阜大众》报工作期间,他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1946年2月在淮安出版的《庄稼话》一书,搜集了民谚俗语2230条;6月在淮安出版的《怎样写》一书,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推动和促进了盐阜区工农通讯运动的开展,著名作家陈登科就是在钱毅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工农通讯员中的杰出代表。

1946年12月底,钱毅担任盐阜第三中心县委记者组组长来到了淮安。1947年2月25日,钱毅参加石塘、平桥区干部扩大会时,接到报社要他回去的通知,他因砖桥、黄庵两个乡的典型材料没有搜集完,留在石塘区涧河联防队采访。

2月28日夜,钱毅随联防队回到芦受乡蒋舍宿营,因还乡团告密,国民党军出动一个连兵力包围了蒋舍。次日拂晓,敌人向庄子逼近,联防队哨兵发觉后迅速开枪,联防队仓促应战,突围渡河。因钱毅不谙水性,队员们想将钱毅抬过河去,钱毅怕连累大家,就一个人隐蔽在草堆里。敌人进庄搜索,钱毅不幸被捕,他携带的文件和材料暴露了身份。敌人将钱毅押到一间屋子里进行审问并用刑,钱毅坚定地说:宁可枪毙,决不“自首”。3月5日,敌人将钱毅枪杀于石塘附近的涧河北岸。

钱毅牺牲后,郭沫若、柳亚子等为烈士题写了墓碑、挽词。黄克诚曾为钱毅烈士题词:“威武不能屈,临难不苟免,是真正的人民英雄。”

成湾事件23烈士

1947年3月6日晚,石塘区队、联防队袭敌据点郝兴庄后,返回成湾宿营。成湾地处石塘区的三官乡和施河区的孔成乡、施成乡。该村庄面积约1平方华里,住着几户成姓人家,东西北三面被溪河环绕,南面有两个出入通道。

3月7日凌晨4时,国民党军一个团包围了成湾,并发起攻击。起初,石塘区队和联防队准备强行突围,但因敌火力太猛,便退回房屋固守,寻机突围。敌见我固守房屋,用小钢炮进行炮击,霎时火焰四起,浓烟滚滚,固守在屋内的人员被迫冲出房屋,敌人趁机进行扫射,干部、武装人员多人牺牲。此刻,区委作出突围决定,但突围未能奏效。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成奶奶要求同志们推倒她家房屋的北墙,从屋后渡过溪河。在区领导犹豫之际,成奶奶已拿着锹去挖北墙。区领导为了更多同志的安全,为了保护这支武装,决定前门加强火力吸引敌人,其他同志一起推倒北墙,强渡溪河。突围出去50多人后,敌立即来阻止突围。区联防队副队长徐步楼为了掩护同志们突围身负重伤牺牲;区长彭寿如、副区长王发茂掩护其他同志突围,与敌展开肉搏壮烈牺牲。

敌人进庄后,挨户进行搜查。成奶奶侄儿、联防队员成乃银和成奶奶孙女成肴为了掩护三官乡乡长陈长友,将陈长友推进灶后的夹板墙。尾追的敌人,一梭子弹将成乃银和成肴打倒。敌人搜查结束后,未能突围的武装人员和村上的群众被敌人赶到一个开阔地带,把区副大队长孙殿振、中队长韩如海、战士戴洪元3人和成湾的群众一起绑在树上。当敌人对着联防队员即将行刺时,成奶奶不顾一切的抱住敌人,说是自己的儿子。当敌人对准自己的儿子成万富行刺时,她没有吭声。成奶奶用一个儿子的生命,保护了3名联防队队员。

这次事件,据现有资料记载共牺牲石塘区干部、区队、联防队人员及群众25人,其中区委委员8人,区队、联防队干部战士15人,成奶奶儿子成万富、孙女成肴2人。4月8日,县委在复兴任桥口为钱毅和成湾战斗牺牲的烈士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盐阜专署专员万金培、淮安县委书记王一香、县长宋天民参加了追悼会。命名卢湾乡为钱毅乡、老虎闸为力先闸、石塘镇寿如镇、马甸乡为发茂乡。

从此,成奶奶的英勇壮举与“三·七”成湾事件,一同载入史册。

成湾事件部分牺牲烈士名录:

王力先,1917年出生,涟水黄营六堡人。1941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石塘区委书记。

彭寿如,1917年出生,淮安平桥人。1941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石塘区区长。

王发茂,1922年出生,淮安流均人。1943年参加革命,1945年加入中国共严党,时任石塘区副区长。

刘学道,1925年出生,淮安溪河人。1943年参加革命,石塘区队战士。

刘晓三,1924年出生,淮安溪河人。1946年参加革命,石塘区队战士。

徐步楼,1919年出生,淮安溪河人。1943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石塘区联防队副队长。

唐九江,1924年出生,淮安建淮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石塘区黄庵乡联防中队长。

孙殿来,1926年出生,淮安溪河人。1945年参加革命,石塘联防队班长。

葛学道,1926年出生,淮安马甸人。1946年参加革命,石塘区联防队战士。

陶兴云,1923年出生,淮安马旬人。1942年参加革命,石塘区联防队战士。

潘炳恒,1919年出生,淮安溪河人。1942年参加革命,石塘区塘北乡乡长。

沈宝珠,1918年出生,淮安建淮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石塘区黄庵乡指导员。

宋夕文,1916年出生,淮安建淮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石塘区黄庵乡乡长。

张荣和,1916年出生,淮安朱桥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石塘区武高乡乡长。

马万成,1917年出生,淮安溪河人。1943年参加革命,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石塘区三官乡农会长。

朱永福,1906年生,淮安溪河人。1945年参加革命,石塘区塘北乡农会长。

朱维祥,1908年出生,淮安建淮人。石塘区黄庵乡通讯员。

成万富,1899年出生,淮安施河人,陈奶奶儿子。

成肴,1927年出生,淮安施河人,陈奶奶孙女。

成乃银,陈奶奶侄儿,联防队员。

王力先

王力先,原名王达理,涟水县黄营六堡人,生于1917年3月8日。7岁读书,18岁当私塾教师。淮安北乡和涟水早期的农民运动,对年轻的王力先产生较深地影响。1939年春,日军侵占两淮与涟水后,王力先与身边的青年知识分子一起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8月,经共产党员王岫华、万金培介绍,与涟水的一批进步知识青年到沭阳地区八路军随营干校学习。王力先临行前作诗留给爱人:“投笔从戎去出征,为民为国求生存。翁姑年老儿年幼,奉训全凭君一人。”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王力先在学习期间随八路军五纵队一支队南下到淮安。先后任县委文书、秘书、机关党支部书记及苏嘴、马甸区委书记。他到淮安不久,将名字“达理”改为“力先”,在工作中用自己的言行实践“奋力争先”的取名用意。王力先曾与县委组织部长曾鸣共同创作《团结抗敌》歌,在淮安抗日根据地普遍传唱,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人民的抗敌斗志。

王力先任石塘区委书记后,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原区长顾津所题的一副门联:来自群众休忘本,深入下层莫做官。他把这门联奉为座右铭。1947年春节前,石塘区文教区员潘金龟生病在家,王力先同王发茂夜间肩扛小麦送到潘家。这位山东汉子望着他俩离去的身影,禁不住双眼湿润起来。王力先重视培养青年人,在他的指导帮助下,区里几个青年从文盲、半文盲变成了报道通讯员。区通迅员刘国荣自幼失去父母,他关怀体贴,教他学文化。解放后被推荐上学,成为高校的领导。

1947年3月5日,王力先接到家信,因妻子病重要他回家一趟。同志们都劝他回去看看。王力先说:“是啊,很想回去。可是在这个时候我怎放得下心?还是等形势好转了再说吧。”他只给妻子写了一封信,没想到这竟是他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

1947年3月7日凌晨,敌人以一个团的兵力包围了成湾。王力先等人面对数倍敌人,顽强不屈,浴血奋战。王力先在庄子被敌人占领,弹药耗尽的情况下,为了减少武装人员和群众的伤亡,他走出房屋。敌人将王力先绑在大树上,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成湾事件后,淮安县委举行隆重地追悼大会,追认王力先等3人为“模范共产党员”,号召全县党员学习他们的献身精神。

顾仁山

顾仁山,淮安平桥人,1921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1943年,顾仁山参加了联防队,由于积极工作,出色完成任务,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平桥区地北乡联防队长、乡指导员。顾仁山自参加革命后,真正把一切都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他宁愿吃辛受苦,甚至牺牲也在所不辞。一次,日伪军到地北乡扫荡,村庄中有几户房子被炸起火。顾仁山立即带领乡联防队赶来,利用有利地形出其不意地向敌开火,吓得敌人狼狈逃跑。还有一次,敌人抓了一个庄上的群众,顾仁山带领乡联防队员在敌人必经的路上设伏,当敌人接近时,他首先一跃而上,撂倒了一个手提短枪的敌人,其他敌人做梦也没想到,见头头已被打死,便夺路而逃。

1946年,顾仁山任平桥区副区长。1947年4月,顾仁山到姜桥开会,到陈河时遇到了敌人。他立即低声对后面的同志说:快撤退,我来掩护!说完,他冲上前对着敌人射击。敌人连忙对着顾仁山射击。天明时,敌人将他紧紧包围。顾仁山被捕后,敌人看他坚贞不屈,就将他杀害。

淮安县委、县政府为纪念顾仁山烈士,将其出生的地北乡命名为仁山乡。

张兆堂

张兆堂,淮安仇桥人,1916年6月出生在农民家庭。

1944年,张兆堂任车桥区凡河乡指导员。当时驻车桥据点的伪军小队长,外号叫“活阎王”,横行霸道,搜刮钱粮。张兆堂决心拔掉这个钉子,并把自己的打算报告车桥区委。一日中午,“活阎王”向姓左的粮行老板索取50块银元。张兆堂把这个消息报告给区教导员崔步华与区长陆夕股,他一面派人到饭店设法灌醉敌人,一面由崔、陆、张3人化装成老百姓潜伏在粮行的后院,等待“活阎王”来上钩。黄昏时,“活阎王”与2名伪军到粮行拿钱。张兆堂等3人一个箭步上前,一刀刺死“活阎王”,俘虏了2名伪军。   

1947年初,张兆堂任新墩乡联防队中队长。3月4日晚,国民党军第59旅两个团在敌县保安队和地方还乡团的配合下,兵分南北两路:一路沿着塘河线到史桥、长沙向北包围;一路从季桥崔周到仇桥向南包围,对季桥、仇桥地区的52个村庄、方圆五十多华里的区域进行包剿。张兆堂在分区委员于长文的率领下,到朱桥毕圩一带活动。突然,汴塘、大车方向响起枪声,于长文决定向比较安全的陆余围子转移。刚刚安定下来,仇桥、季荡一带又传来了枪声。此时,于长文判断他们已处在敌人包围之中,决定向博里转移。张兆堂因吐血慢慢掉队,他知道可能要被俘,于是把枪与手榴弹埋好,伏在小沟里。张兆堂被敌人发现,在他的腿肚上刺了3刀,然后被绑在树上,一次又一次地昏死过去。3月5日天亮时,敌人将搜捕的人集中在仇桥三门村的打谷场上,分三处逐个盘查共产党员和联防队员。临近中午,新墩乡中队长张兆堂等8人壮烈牺牲。

衡玉举

衡玉举,淮安溪河人,1918年9月出生在马北村农民家庭。

1944年3月,衡玉举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雷舍村农会长。1945年6月,任马北乡中队长。1946年,任马北乡乡长。内战爆发后,淮安形势恶化,地方武装大部队后撤。衡玉举向上级要求,坚持原地打游击。衡玉举公私分明,严格要求。一次,在分配刚从区里领回的一批救济款,他的妻子带着3岁小女儿去看望他,有人建议给妻子块把钱买点东西去看看她患肺结核病的姐姐。衡玉举说:这钱上面发下来是救济穷人的,我们一分也不能动。当晚他把救济款一家一户的送到救济群众手中。

1947年5月,衡玉举、费洪友和费洪贞3人经常在马北一带活动。白天,他们躲在麦田里,夜晚出来开展工作。一个国民党的保长将他们的活动情况报告给还乡团,还乡团出动了近50人包围了他所在的雷舍村。一个杨麻子的还乡团发现费洪友藏身的地方有些可疑,立即开一枪。费洪友胸部受伤,便立即还击打死了杨麻子。费洪友因受重伤,当场牺牲。衡玉举与费洪贞趁机突围,衡玉举在突围中受伤,咬着牙跑到玉米地,当还乡团快接近时,他拉响了一颗手榴弹,与还乡团同归于尽。

范正孝

范正孝,淮安范集人,1923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1943年,范正孝加入新四军。入伍两个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约半年提升为加强排排长。在四年中,先后立三等功两次,第四师第九旅嘉奖一次。

1947年夏,国民党军向津浦路边岳集圩地区发动“围剿”,范正孝排担负掩护主力部队突围的任务。范正孝指挥战士们在3天时间里,抗击敌人8次进攻。在敌强我弱,缺少粮弹补给的情况下,范正孝对战士们说:我们宁可站着死,也不能跪着生,岳集圩就是我们的家,一定要同敌人拼到底!

范正孝牺牲后,盐南区委会同部队为范正孝烈士召开追悼会,举行了安葬仪式。1988年清明节前,范集中学全体师生捐资,为范正孝烈士重新立了墓碑。

钟志成

钟志成,淮安席桥人,1928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1944年冬,他参加了民兵,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任民兵中队长,年底兼任三里村支部书记。1946年6月,土改运动开始后,任恒元乡党支部书记。11月,任丁澄区区委委员兼任恒元乡党支部书记。1947年春,任郝渠区区委委员。

1946年9月,国民党军即将侵占两淮时,钟志成遵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亲自镇压了4名罪恶重大、气焰嚣张的地主恶霸。淮安失陷后,还乡团把他的父母和爱人抓去严刑拷打,并将他爱人折磨而死。

1947年8月16日,区队和联防队到河下河北街围歼还乡团。钟志成带领一组队员冲进还乡团的住地,活捉了还乡团姓马的头目。姓马的父亲在另一间房子里扔出一颗手榴弹,钟志成倒在爆炸声中。同时牺牲的还有丁永太、陈步成两名队员。

邵锦华

邵锦华,淮安泾口人,1927年9月13日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

1941年,邵锦华在陈国立、唐文启等人的启发和教育下参加了儿童团组织。1944年,任花巷村民兵分队长。1946年1月,任花巷村的村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8月26日夜,邵锦华等人在陈桥、陈舍、杨家庄、李洼等地征收公粮。1点左右,联络员朱兆俊送来情报,“征粮行动被敌人发现,立即转移!”邵锦华接信后,一面组织大家把公粮送往下荡藏起来,一面组织大家分散荫蔽。这时,敌人将他们隐蔽的庄子包围,在突围中还乡团认出了邵锦华,敌人将邵锦华绑在大树上,用脚踢,用枪托捣,用锥子锥他的头,全身被鲜血都染红了。邵锦华被打得昏死过去,敌人用冷水将他泼醒,逼迫他交待粮食藏在何处和其他干部的下落。邵锦华大声说:你们休想从我口中得到半点线索。敌人用杀猪刀将邵锦华的膀子砍断,邵锦华仍然坚贞不屈,守口如瓶。敌人再也无法可施,就把邵锦华带到袁桥头杀害。

高逸山

高逸山,淮安南马厂人,1904年3月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

1941年,高逸山任颖板乡自卫队中队长。涟水保卫战后,高逸山与他所在的二连回归地方武装,任淮安县警卫连连长。不久,调季桥区任区队长。季桥区队在高逸山和指导员姚洪萱的领导下,很快发展到80多人。

1947年农历十一月初十,国民党军从淮城长途奔袭,连夜赶到顺河骆荡埋伏,然后派一个连到何桥抓地方干部并抢粮,企图引诱地方武装上当。这时有跑返群众报告县总队,敌人已到何桥街上。县总队派侦察员去侦察,侦察员回来报告:敌人有一个营兵力在何桥。县总队命令三连、五连向何桥隐蔽前进,又命令在顺河集西边活动的二连和季桥区区队,跑步赶到骆荡东头埋伏,等何桥敌人南退时,在骆荡东侧袭击敌人。高逸山立即将季桥区队分成两个排:高逸山和一排长王开岑率领一排,指导员姚洪萱和二排长邵玉文负责中间联络,二连两个排跟在后面跑步前进。到离骆荡庄子还有300米时,庄上分外宁静,高逸山命令部队停止前进,观察情况。这时,敌人在骆荡仓库西边放了一颗信号弹,高逸山知道镇上确有敌人,要求部队准备战斗。突然,埋伏在骆荡仓库里的敌人向季桥区队和二连猛烈射击,季桥区队被敌人火力压得不能动弹。县总队得知情况后派三连和五连赶来增援,敌人用排炮阻击两个连增援。高逸山趁敌人炮弹爆炸的烟雾,命令区队每人投一颗手榴弹掩护撤退。敌人以一个连兵力呈“月牙式”队形向区队尾追,逐步形成包围圈。这时,敌人的一颗炮弹落在高逸山身边。高逸山壮烈牺牲。

谷绍前

谷绍前,淮安宋集人,1919年出生。

1942年初,谷绍前加入地方武装。同年4月,经杨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任为宋集乡乡长。1944年冬,任大赵乡乡长。

1948年4月19日,郝渠区北线联防队一百多人,在区委委员、分区委书记谷道之领导下,夜间住在钦工东北的小虎墩。这天夜里,国民党军队分别从车桥据点和涟水城,企图合击围剿郝渠、顺河区。凌晨5时许,联防队的哨兵听到大吉、黄庄、大蒋等远近的村庄有连续的犬吠声,立即向谷道之报告,谷道之等分析可能发生的敌情,决定向茭陵以东突围。到小茭陵时,发现国民党军数百人,从大胡庄向茭陵而来。当联防队到了茭陵西边,敌人已接近茭陵南头,还未等领导人话出,大家一个劲向废黄河边冲来。联防队到了茭陵镇北头废黄河边时,敌人已占领茭陵北头废黄河大堆,敌人机枪向囚渡废黄河的联防队疯狂扫射,敌人的迫击炮不断向废黄河轰击。联防队员为了尽快的渡过废黄河,脱去棉衣,放弃了背包,水性较好的很快过河上岸了,少数水性差的,或不会游泳的,被水淹溺而死。谷绍前精疲力竭之后,被水一呛,沉下水底,不幸牺牲。

周邦美

周邦美,曾用名周治平,淮安顺河人,1919年2月14日出生于大蒋庄的小康农民家庭。他自幼好学上进,乐于助人,在作文中曾这样写道:“好男儿志在四方,救中华牺牲算啥”。1939年初,周邦美从宝应县化川学校辍学回到淮安,在杨桥中学继续求学,杨桥中学被炸后回家。194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任苏嘴区委书记。1943年,任季桥区委书记。1945年9月,任县委民运部长。1946年4月,任县委组织部长。

1946年11月29日,在全县党员干部大会上,周邦美为响应党的“武装起来,保卫革命胜利果实”的号召,带头报名参军。在他的带动下,全县有500多人被批准参军,其中区乡干部有124名,县委将参军队伍命名为“邦美大队”,《盐阜大众》报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消息。“邦美大队”被编入华东野战军第十二纵队三十四旅一OO团,周邦美任团政治处副主任兼一营教导员。

1948年2月29日,在解放安徽天长县的战斗中,周邦美率一营担任主攻任务。他奋勇当先率领战士们冲进城内,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了他,他光荣牺牲。

汤福义

汤福义,淮安季桥人,1916年11月出生在南湾村农民家庭。他幼时习武,臂力过人,为人豪爽,仗义直言。

1945年5月,石塘、赵徐、黄土桥解放后,汤福义被派到南湾村建立民主政权,后被村民选为南湾村农会会长。当会长期间,总是站在惩奸反霸斗争前列,在分配斗争果实时总是先想到群众利益,把粮食少分给自家,多分些给赤贫户。在他的影响下,南湾村很快发展党员30多人。县委在南湾建立党支部时,汤福义、韩福生、汤泉同时入党,汤福义任支部书记。

1947年上半年,国民党军队对淮安进行“清剿”,斗争形势极为严峻。汤福义带领联防队在小闸子对周庄据点的还乡团进行伏击。据点里的还乡团大为震惊,小股还乡团再也不敢随便离开据点。

1948年3月,时任区长的汤福义带领区联防队驻在小朱庄,当夜还乡团将小朱庄包围。汤福义在部署突围时,敌人的子弹从他的腹部穿过,他全然不顾,继续指挥联防队战斗,终因失血过多而牺牲。

朱连生

朱连生,淮安溪河人。18岁在南京拉黄包车,因日本军人下车不给钱,还抽出洋刀要杀他。日本军人被赶上来拉黄包车的兄弟揍了一顿。朱连生怕鬼子报复,连夜离开南京回家。

1941年,朱连生在宝应安丰参加地方武装,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农历四月初一,任塘河联防主任的朱连生,到刘六乡了解敌情,被地方反动分子发觉,连夜到淮安县城去报告。初二下午,敌人从西向东将柴小庄周围麦田围得水泄不通,叫老百姓排队到麦田寻找朱连生。敌人见未发现朱连生,便叫号兵吹起集合号,假装收队。朱连生以为敌人真的收队,慢慢抬头观察敌情,被隐蔽的敌人发现将他包围。朱连生待敌临近时,摔出手榴弹,站在坟头上,高呼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将最后两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王长俊

王长俊,淮安复兴人,1913年出生。因家庭贫困,招婿到茭陵乡陈圩。

1944年,王长俊参加家乡抗日民主政权工作。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民兵自卫队中队长,区委委员兼区联防队大队长。

1948年5月15日,王长俊率联防队员活动一夜后,分住在茭陵小南庄陈志凡等群众家中,因炊事员下河边淘米时,被当地反动分子发现向还乡团告密。上午9时许,还乡团将他们的住处包围。联防队分两批突围,王长俊和4名联防队员留下掩护。在敌人疯狂地围剿下,村长谷以昌、中队副陈子英不幸牺牲。王长俊等向南突围,跃进麦田隐蔽起来。敌人对麦田进行拉网式的搜索,在敌人紧缩包围圈的情况下,王长俊猛地站起来,高喊共产党一定会胜利的!不幸,壮丽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