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19年12月31日
父亲的留言条
阅读数:1459
纪效成
父亲从老家来了,这一次带来了整整一大蛇皮口袋的藕。
父亲难得进城一次,可以说是千里迢迢,给儿子带点土特产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是,这次他带来的是整整一大口袋的藕,足有上百斤,我们该吃到什么时候呢?
妻望着我,望着荷藕,望着年迈的父亲,面露难色。
心细的父亲可能看出了端倪,尴尬地笑笑说:“这荷藕是自家塘里的,纯绿色产品,口感很好的。”
“爸,不是说藕不好吃。”我打断父亲的话:“而是说你这次带来的藕太多了,吃不完,这会烂掉的。”
“要不,送点给邻居吧。”父亲小声地说。
“邻居?”我一笑,“爸,你上次带来的韭菜,送给邻居了,可结果怎样呢?你不记得了?”
父亲不再言语了,看着一袋藕发愣。
是的,上一次父亲来是在夏天,带来了一大捆韭菜。可我们一家三口人是无法吃完的。父亲想出了办法,给单元楼的邻居们每户送一份。好不容易敲开一家门,面对父亲这样的“不速之客”,一脸地不悦。尽管父亲解释,那是自家长的韭菜,放心吃,但是邻居们依然拒绝了。有几家还好,接收了。谁知,第二天,父亲在楼下的垃圾桶里发现了被扔掉的韭菜,父亲的神色是异常的难看……
很久,父亲才说,上次带来的韭菜,他没有工夫理干净,也怪不得邻居们。这一次,他一定要让邻居们接收下来。
我发现父亲的脸上有了一丝笑容。难道他想出了好办法?
“家里有笔和纸吗?”父亲很是轻松地问我。
“有!你要它们干什么?”
父亲没有回答,只是笑笑。我呢,没有说话,只是苦笑了一下。唉,随便父亲怎样去做吧。
第二天中午下班回来,父亲忙着做我最喜爱的藕炒肉丝。嫩白、纤细的藕丝、酱红色的肉丝,还有青色的大椒丝,在父亲的烹饪下香气四溢。快盛盘时,父亲还来一下“溜醋”,真是令人胃口大开。
吃饭时,我才发现一大袋藕所剩无几。
“藕呢?”
“我送给邻居了。”父亲微笑着说,“对门没人,等他家回来再送过去。”
“送人好,总比在家里烂掉强。”我连忙接过话茬,安慰着父亲说“以后再来,不要带这么多东西了,现在城里什么东西都有得买的。”
父亲不再言语。
我想,父亲将藕送给邻居,邻居们真的能接收吗?虽说我居住的是小县城,但外来人口还是很多。这栋高楼里居住的大多数是外地人,父亲怎么和别人交流的呢?望望父亲,父亲在整理碗筷。唉,他爱怎么就怎么吧。
晚上八点多,有人敲门。我开门,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
“您是……”我问。
“你是小纪吧?”老者微笑着说:“我是十二楼的,姓王。今早你父亲送给我家一整支藕,好吃得不得了。正好,中午儿子从老家回来了,带来了自家产的茶叶,送一盒给你喝喝。自家产的茶,放心喝!”
我请老人进屋,老人推辞了,说下次再来,留下一大盒茶叶走了……
第二天晚上也有人敲门,有十五楼的,也有十四楼的,都说来表示感谢,并带来点“特产”,而且还说“远亲不如近邻”,应该多走动走动……
望着邻居们带来的“土特产”,想着今晨已经乘坐大巴回家的父亲,我突然间觉得我小看父亲了!我忽地想起父亲交待的话,“对门的藕,我已经留着,在袋子里。等他家人回来,送给人家!”
我打开父亲留给对门的口袋,两支很丰满的藕很是精神的躺着。突然,粘在藕上的一张留言条映入我的眼帘:“邻居你好,我是十三楼二室的小纪。这藕是我们湖荡里长的,纯天然的,给您尝尝,望请收下,这是一个邻居的心愿。我想,您不会拒绝一个邻居的心吧。谢谢!”
我呆了,父亲在用他的诚恳去感化着邻居,用农村人特有的淳朴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睦邻友好的窗子,更为我打开了一扇与外界真诚沟通的门户,让我感受到一股清新和温馨。
看着厨房里还躺着的父亲准备送给对门的口袋,我突然想到今天对门有人进出了,于是,我拎起那口袋走向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