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05月12日

童年的阅读回忆

阅读数:1268  

张建林

我的阅读爱好,应该是从童年时看小人书培养起来的。那时,生活困难,父母很少给零花钱,主要是外祖父给的。外祖父在离我们家不远的洋沙坑看鱼簖,每个月要上几次街,去茶馆喝茶。外祖父每次都会给我一些零花钱,我用零花钱买大饼油条,或者买小人书。

寒暑假时,我经常去大舅舅家,大舅舅是小队长,家里有集体订的报纸和杂志,这些报纸和杂志,也成了我的课外读物。记得杂志上经常有革命样板戏的剧本,我很感兴趣,当做故事来看。

我们村小学只有一至四年级,有两个老师。最早时,一个朱老师,一个王老师。王老师很凶,据说丈夫是军官。因为脸上有麻子,大家背地里都叫她“王麻子”。后来,王老师随丈夫去部队了,至今未见过。

朱老师后来也调走了,调来了陆老师。陆老师发现了我的作文写得不错,好像家访时表扬过我。

我五年级是转到镇上读的,班主任是陈老师,他经常借给我一些书,书名现在记不清了。应该说,我的阅读爱好是从五年级开始的。

我还认识了唐老师,他不是我们的任课老师,怎么会认识他的,也不记得了。有时,我会去他家里,他就借给我一些杂志和书籍。杂志记得是《雨花》。若干年以后,才知道唐老师也喜欢写作,是个文学爱好者。

唐老师的家就在学校门口附近。陈老师的家也离学校不远。前几年,唐老师因病去世了,我写过短文表示怀念,也写过诗。

经常能在马路上看到陈老师,他几乎每天都要去菜场。

唐老师和陈老师是我文学上的启蒙老师,衷心感谢他们。

童年看过的书,书名及内容都已模糊了,印象较深的,只有两三本。一本是《红雨》,是陈老师借给我的。电影《闪闪的红星》就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还有一本是《新儿女英雄传》,是在姨妈家里看到的,大概当时没有看完,就被我“借”了回来,至今仍在书架上保存着,封面已经没有了,显得破旧不堪了。我还在姨妈家看到过一本旧的语文课本,应该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课本中,唯一记得的内容,是其中有一篇《三五年是多久》,描述苏区人民盼望红军归来的愿望,写得情真意切。前几年,查了一下,才知道文章的作者是著名作家、翻译家曹靖华。

我的童年阅读,好像就只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