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05月23日

用好群众语言这把钥匙

阅读数:577  

史学杰

近日,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司法所所长马振山创作的莲花落《矫正法,真不赖!》,引起市民关注。“定期报到写心得,外出请假须严格”“职业培训多参加,浪子回头人人夸”,“接地气”的语言把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变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不光是解读法律,只要用通俗、朴实、真实的语言与群众交流,往往会有良好收效。

与人民群众说话的水平展现着一名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境界和行事作风,是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想与群众打成一片,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就需要向群众虚心学习,找到“共同语言”,增强沟通本领。电视剧《谷文昌》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受组织安排留在东山岛的谷文昌初到铜钵村,听不懂闽南话,村民不是见了他就跑,就是根本不开门,土地改革工作无法开展。面对与群众说不上话的问题,谷文昌一方面迈开腿,带领大家给群众挑水、送粮食,寻找治理“沙虎”的办法,一方面真诚向村民请教每一个字的发音,还请来当地人教政府工作人员学闽南话,很快就打开了工作局面。“时代楷模”李夏扎身皖南大山,一住就是8年,为了面对面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缺什么,他用最笨的方法学习当地难懂的方言,很快就掌握了打开群众心扉的钥匙,最终成为当地群众眼中的“本地人”。

俗话说:“话须通俗方传远”。讲话不仅要与群众语言相通,还要群众爱听,能够接受。站在群众的视角、用群众大白话去讲解,再深奥的道理、再难懂的政策,也能让群众听得明白、记得牢固。焦裕禄就是善于利用群众语言的典范。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广泛汲取群众语言精华,善用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来发动群众、鼓舞士气、巧解纠纷、梳理思路。他的顺口溜编得快、用得好,浅显易懂,无论是治理兰考“三害”,还是做干部思想工作,都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今年疫情期间,从田间地头到街头巷尾,许多防疫标语“土味”十足,很“接地气”,不仅提高了民众对疫情防控的警觉和重视,也提升了大家的自我防护意识。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制胜法宝。心中有群众,脚下有泥土,深入到群众中去,面对地域不同、方言各异的群众时,一口地道的方言俚语就是“敲门砖”,犹如干群沟通的情感密码,瞬间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领导干部要善于学、认真学、带着感情学,只有用好群众语言这把钥匙,不断增强与群众沟通的本领,才能提高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增强履职尽责的实际效果,达到为群众促成事、办好事、解决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