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09月01日

让爱心在讲台闪光

——记周恩来红军中学教务处主任查木林

阅读数:2744  

通讯员 管宁生 叶婷婷 郑 芳

“眼里看着学生,心理装着学生,真情服务学生。”为了这句话,他在讲台勤奋耕耘,默默奉献21年,用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对学生炽热的爱,诠释了一名党员历久弥坚的党性和一名人民教师的“天地良心”。他就是淮安市、淮安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周恩来红军中学教务处主任查木林。

让爱心闪光,他以精品课堂为“生命线”

“家境好的学生不愿来、成绩好的学生不肯来。”面对红军中学特殊的生源状况,查木林格外心疼校园里的每一个“机灵”,他发誓,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榜样和示范,带领全校教师精心打造精品课堂,让老百姓子女不花钱也能享受优等教育,感受公办学校老师的责任和担当,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花期竞放。

课堂是老师的战场,容不得半点的马虎和懈怠,查木林把每一节数学课当成一场战役来打,从侦察交战“地形”,到制定“作战”方案,再到组织“兵力”会战,环环紧扣,严谨有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查木林刻苦学习教育理论,钻研业务知识,潜心研究教材教法,且针对不同的章节、不同的知识点,制定最佳教学方案。2003年以来,他执教省级优质课1节、市级公开课2节、区公开课12节,开设区级讲座6次,多次在市、区数学优课竞赛中获奖。

课堂也是爱的港湾。课堂上,查木林用心与学生对话,通过每一个眼神、每一次交流,给学生信心和力量。担任足球班数学老师,学生因训练耽误学习,成绩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赛场上连战皆捷,考场不能‘丢盔弃甲’。”查木林把自己的承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课堂上总是多看他们几眼,多问他们几句。课后,利用中午休息时间集中开“小灶”,对成绩相对滞后的几位同学,查木林坚持每天晚自修结束,再用30分钟时间进行针对性辅导。遇到足球班学生因训练误了饭点,查木林都自掏腰包,给学生买吃的喝的。

让行动说话,他以追求卓越为“终点线”

“要跑就跑在最前,让红中以我为荣;要登就登上山顶,让师生为我喝彩。”站了21年讲台的查木林,从骨子里蕴藏着一种不服输的“细胞”。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查木林一贯的态度和追求,不论是教书还是育人,不论是分内还是分外,只要接受任务,他就立下敢为人先的目标,并以苦拼鏖战付之行动。

足球班学生习惯于“沙场”上的拼杀,普遍存在任性和“好斗”。作为足球班班主任的查木林,用严格规范的管理塑造学生、用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学生、用真诚细微的关爱鼓舞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他的精心管理下,足球班不仅班风正、学风浓,文化课成绩与其他兴趣班齐头并进,且女子足球队继获得省长杯亚军之后,又在有着小世界杯之称的“哥德杯”竞赛上获得U14组冠军,这也是该校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担任教务处主任的查木林始终告诫自己,必须当好全校科教研组织者和领头雁。在他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下,该校先后举办了“优课竞赛”“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语文组专项青年教师课堂模拟大赛”等一项项活动,先后完成了2个省级课题、7个市区级课题,培养了一批独当一面的优秀青年教师,多名教师在省市和全国“一师一优课”优课评比中获奖,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为该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夯实了基础。

让奉献升华,他以“长臂”关怀为“连心线”

年初,因疫情该校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查木林与教务处其他老师一道,一手抓学生的疫情防控,一手抓学生网课学习。作为网课的“总导演”和“总督学”,查木林通过教师微信群和QQ群,要求所有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科学安排教学进度,密切关注学生在麦情况,动员学生家长参与管理。

为提高网课质量,查木林与教务人员反复商讨,并多次向专业人士请教相关知识,摸索钻研线上授课、线上作业、线上测试平台10余种。期间,查木林常常挑灯夜战、废寝忘食,因过于疲劳,导致股骨毛病复发,不得不到医院治疗。

“网课定要抓紧抓实,否则就会煮‘夹生饭’。”查木林在严格规范教师网课教学行为的同时,还多次电话联系学生和家长,了解老师授课情况和学生听课效果,及时通知有关老师进行整改,确保网课质量。

“网课,不准有学生落伍。”这是查木林对全校老师的要求,也是他为全校老师做出的榜样。学生周某,成绩相对滞后,平时特别喜欢网络游戏,上网课时他经常闭麦,查木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课后,查木林不仅与家长取得联系,还与学生周某促“线”谈心,并通过微信视频给周某补课,周某深受感动,表示上课一定专心致志、认真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