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09月15日

幅幅丹青寄深情

——忆父亲生前创作周总理题材画作

阅读数:1742  

江 淮

我父亲江鸣歧,出生于徽州,解放前夕考入南京大学国画系,幸得著名画家教育家傅抱石、杨建侯等先生教泽,后来作为新中国第一批支援苏北的大学生,来到周恩来故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在淮安师范从事教育工作。在工作期间,父亲经常到驸马巷周恩来故居、少年恩来离淮去东北求学的运河码头、治淮工地,及其它名胜古迹观景采风,写生作画。有所见必有所感,有所感必有所发,周恩来伟大光辉的一生以及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优秀品质、崇高精神深深感染了年轻的父亲,他决意用手中画笔,颂伟人,写山河,绘时代,赞人民,为新中国美术事业出力流汗。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成为淮安师范高级讲师、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美协江苏分会会员、淮安美协主席。

回想父亲的一生,对周总理感情尤其炽烈。周总理去世后,无论在雪花漫舞、寒风凛冽、腊梅绽放的冬天,还是在惠风和煦、艳阳高照、海棠盛开的春夏,父亲常常追思周总理呕心沥血、忍辱负重、为国为民的高尚品德和伟大精神,并将思念之情倾注笔端。而如何用绘画方式纪念周恩来,讲述周恩来感人故事,将周恩来精神具体化、形象化,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周恩来的人格魅力,认知周恩来的崇高品质,深入理解周总理精神,一直是他思考的问题。几番斟酌,反复实践比较,最终父亲决定在传统题材中挖掘新意,用象征高洁的松、竹、梅为烘托,抒发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

在周总理去世后的几年里,父亲连续创作了一批歌颂周总理的美术作品。在技法表现上,更多的采用大写意手法,将傅抱石散笔皴法与黄宾虹的积墨画法有机结合,用巧妙的构图,洒脱的线条,独特的笔墨,灵动的色彩,优美的节奏倾注对伟人的挚爱。

国画《古城朝晖》表现周总理逝世后故乡人民怀念他的情景。《怀念》让我们重温了淮安县委向他送茶馓的故事。画面以凌寒独开、暗香浮动、数支挺拔的红梅为前景,以淮安茶馓、国务院写给原淮安县委的信札、1980年1月8日台历为主体,并采用稳定的三角构图,艺术地再现周总理遵守党纪,严于律己退茶馓的感人往事,突出了人民永远怀念周总理的主题。

版画《傲雪》以雪中腊梅为前景,以凌寒不凋、四季长青的松柏为背景,周恩来故居掩映其中。在挺拔松梅丛中,各族人民冒着严寒冰雪从四面八方赶来瞻仰。父亲采用突出重点的黄金分割构图,以松暗喻周总理坚忍不拔的高尚情操,以梅暗喻周总理的崇高精神,从而表现一代伟人世人敬的主题。

1988年3月5日是敬爱的周总理诞辰90周年纪念日,父亲依据“苍松翠柏楷模心,古石幽香风范骨”诗句为主旨,精心创作了国画《松石颂》。这幅画近处几块山石斜立于群山之涧,两株苍松从石罅斜曳而出。挺拔遒劲的老干、厚重鳞状的树皮、翡翠般针叶见证松树的岁月和沧桑。远处群峰高耸,云雾缭绕,流泉倒挂山间,很好地烘托了松石主体。整个画面用笔洒脱,墨色灵动,情景交融,托物言情:以松石喻周恩来形象庄重高大、傲骨峥嵘,精神历寒不衰,四季长青,人格经久弥新,永世流芳。《泰山绝顶》用笔精炼,大气高华,艺术地表现了周总理精神的神圣和崇高。《大江歌罢》巧用周总理诗句作题,描绘的是南水北调的控制性工程——淮安抽水站将滚滚江水北调的壮丽场景。父亲和薛保仁合作的版画《中华腾飞时》生动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远大抱负,如今已在党的领导下成为现实。

《恩来》是父亲为纪念周总理逝世五周年而精心创作的一幅国画。画面中,天空三只仙鹤啄含文书飞临淮安上空,地面上古城淮安的镇淮楼、驸马巷、文通塔、运河等景致一一呈现。画面中部柳叶摆动、苍松挺拔。整个画面和谐有致,气韵生动,巧妙运用了白鹤传书的典故并赋予新意,表达了总理爱家乡、爱人民,人民永远怀念敬爱的周总理这一主题。这幅画是禽鸟配实景、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这些形象感人,笔墨酣畅,寓意深刻,抒写赞颂周恩来卓越革命实践、崇高道德情操、经久不衰人格魅力的作品,一经问世立即受到广泛好评,并全部被各级报刊选登,入选国家、省市美展,《中华腾飞时》《松石颂》《恩来》等作品还被中国美术馆、江苏美术馆、周恩来纪念馆永久收藏。

悠悠总理情,拳拳赤子心。每当我们阅读父亲的遗作,特别是周总理题材的画作时,都会被蕴含其中的真情所感动。如今,父亲虽然已离开我们多年,而他的周总理题材画作,既是他留下的画作珍品,也是他留下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后一代砥砺奋进,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