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0年10月24日
漕运镇
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引领聚焦“三农”
阅读数:1246
通讯员 李微露 赵寿金
近年来,漕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始终聚焦文明实践与强镇壮村富民、目标导向与群众需求、主题活动与常态长效相统一,有力助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
目前,漕运镇已建立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该镇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为突破口,精心培育各类文明实践点,理论宣讲平台、科技科普服务平台纷纷建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身边,文明实践的生命力更旺盛、带动力更强劲。其中,“稻虾共作里的文明实践”“螃蟹养殖里的文明实践”等10多个田头实践点,覆盖全镇5万多农民,让“富口袋”与“富脑袋”互动互促、和合共生。
漕运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在组织领导、资源整合、群众发动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向群众传授农业科技先进技术、分享营销渠道,发展农村电商、帮助代言销售、拓展服务功能、组织多种培训……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农民抱团市场,变“单兵作战”为“抱团取暖”,提高农产品品质及市场流通销售能力。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泾河村周庄家庭农场养鸡大户王志水饲养的草鸡蛋曾一度出现滞销现象,村文明实践站负责人张成冬第一时间到周庄家庭农场走访。“10多天来,我们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宣传,每天线上销售量不断上升,累计销售积压量约1万余斤,极大缓解了库存压力,未来销售前景十分看好。”张成冬说。“现在农场里有下蛋土鸡2万余只,每天产草鸡蛋1200余斤,对于销售我心里一点也不担心,非常感谢泾河村文明实践中心站的志愿者们。”王志水感激地说。今年中秋、国庆期间,淮安市红膏螃蟹养殖有限公司实践点文明实践志愿者严龙明通过线上将2万多斤螃蟹销往南京、上海等地,其中4—5两的螃蟹每斤卖到了90元的价格,总销售额达200余万元,同时还帮助周边螃蟹养殖户销售1万多斤。
“我们将扩大覆盖面,形成长效机制,以基层的创造力激发文明实践的生命力,更好推动文明实践的种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助力我镇‘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漕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邓炳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