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0年10月27日
丝路心旅
——画家孙向阳的艺术探索
阅读数:1495
金声
中国画作为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名片。自林风眠,徐悲鸿开始,中国画的创作就突破了文人画的狭隘范畴。在继承传统中国画的语言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各种门类的传统艺术和现代派艺术的新观念新方法。画面的形象的表现也特别注重形式感;特别重视贴近现实生活;特别重视自我的表达。呈现出多种形式多种流派并存的景象。
画家孙向阳是一位当代中国画创作的有力的实践者。他近五年来的艺术实践是以一个肩负责任,探寻中国画走进历史、走向自心、走向无我的艺术苦旅。他潜心研究中国的传统绘画、书法、民间艺术;涉猎过油画、当代艺术和西方哲学;对于佛教有自己的理解。
孙向阳坚持把中国画创作放在绘画的大格局中去研究。用绘画创作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对画面进行分析处理,把笔墨语言作为表现画面的工具箱;吸收西方现代哲学和西方现代绘画的新观念和表现方法;强调主观意识和物化表现相结合,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表达,让作品中的许多偶然性变成可控制的必然。
孙向阳喜欢远行,喜欢置身于茫茫大漠、无边戈壁、浩瀚大海,喜欢在长河落日里听自己的心跳。远行的旅途很辛苦,但是心中的天地却更加宽广。
孙向阳的作品中有许多佛教文化的浸润,他常着迷于丝绸之路沿线众多的造像和壁画,为这些佛教艺术深深吸引。它们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这是不是创作者的虔诚所至。他也常常在想为什么西方的艺术博物馆都珍藏有大量的中国古代艺术品,而对于佛教艺术更是情有独钟。
丝绸之路能够寻到踪迹的除了残存的夯土墙建筑,佛教造像之外就属藏在各城市博物馆中的文物了。最让人感动的不是那些金银珠宝,而是那些用不同的陶土精心塑造制成的器型,使用不同的釉水,经过不同烧制工艺形成的唐三彩、瓷器、陶器。还有秦汉俑、兵器、编织物、系马桩、陵墓石刻等等。再者还有民间戏曲、剪纸、皮影、建筑雕刻等。这些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回味久长。
孙向阳的艺术创作得益于丝绸之路。而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中国画创作的新的形式语言,他在秉承“大境界、大格局、大情怀”的大山水观的前提下,深挖艺术的内涵,让作品更单纯,更趋表现性,迈出了中国画走向现代绘画关键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