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0年12月01日
淮安览古
阅读数:6087
金矿
谈到古诗咏淮,不得不提及明代诗人姚广孝,就是因为他有一首《淮安览古》的诗,在近几十年被我们淮安好多文人所引用。连老百姓都知道“壮丽东南第一州”的名句。这首诗通俗易懂,是很直白地讴歌了古代淮安。
要说姚广孝在历史上并不是太出名,他的名气远远赶不上李杜。再说明代文化,肯定没有唐朝驰名。因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本身就是农民出生,不高看文人,洪武赶散,将江南文墨之乡文人都赶散到苏北来,所以我们家老人都说祖先是苏州阊门人。
这个姚广孝就是江南苏州人,他还是皇室亲密层人士。那是朱元璋死后长孙继承,而姚广孝就极力怂恿朱棣夺取侄子的皇位,这样也就明成祖执政,明成祖为了感谢他还赐予他姚广孝这个名字。明成祖迁都北京,说《淮安览古》这首诗就是姚广孝从北京回苏州家乡途径淮安时写的。
“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屏列江山随地转,练铺淮水际天浮。城头鼓动惊乌鹊,坝口帆开起白鸡。胯下英雄今不见,淡烟斜日使人愁。”这首诗并不太深奥,不需翻译就可以理解它的大概含义。襟吴带楚是地理位置,有好多游客都喜爱游览这里,因为它有“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美称。至于那些景物白描也很是寻常,屏列江山,练铺淮水,乌鹊白鸡都有点形象思维的夸张,当然人到淮安也就会自然想起一位很出名的古代名人即胯下英雄韩信,诗人就为韩信感叹,重复用起“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名句,只是场景不同罢了,改为“淡烟斜日”。
今人如果调度《淮安览古》,其目的就是证明家乡具有悠久文明的历史,我们淮安早在古代就拥有壮丽东南第一州的威名。人人都知道,淮安出名应该有两点基因,一是练铺淮水,二是依傍运河。按照眼下的形势,运河比淮水更有名气,因为运河已经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明确为世界文化遗产,淮安又是漕运之都和运河古都,淮安也就更有其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何况今天淮安地域地位还管辖清江淮阴涟水,包括洪泽湖部分流域和白马湖区域。这样现代文人也就更有资本对家乡大歌特歌了。
有一位朋友叫尹子,是近年来较出名的音乐人。我是12年前在涟水一次文学笔会上与他相识。他是涟水人,那天他很有激情地在当地梨园景区策划了一场演唱会。他既主持又参演,还自报家门,说是他自己创作的词曲和节目。文友都知道我搞南闸民歌,大家推荐我演唱了南闸民歌,也就是那次邂逅,我们有了相识。
他搞音乐,还写歌词作曲并表演。他曾和淮师音乐学院骆丽霞老师到南闸来交流南闸民歌,当时他就感到乡土民歌无限珍贵,他认为南闸乡土民歌是他音乐创作的源泉,以后他还帮助我搞了两次南闸民歌视频,他对我特别友好。
他特地和这首歌的主唱张雪来到漕运林南我的住所。张雪妈妈刘金兰特别喜爱唱家乡的南闸民歌,当时她就曾拜老一辈民歌手吉秀英、赵英等为师,经常参加我们文化站组织的乡土民歌活动,特别喜爱演唱淮剧特色的戏文民歌。由于她们多在外少在家,没想到她女儿也继承了母亲乡土民歌的优秀基因,2005年在盐城鲁迅艺术学校戏剧专业毕业,后进入淮安市淮剧团,至今已经获得江苏红梅银奖等多种奖项。
尹子先生和我交流了这次创作思路。他说览古,我们就把它理解为游览古代吧。古代可没有现代文明,要反映传统的古老文化,这里就要顾及从古代走来的乡土民歌。他说我们淮安的古老民歌目前就是以南闸民歌为代表作。他对我哼唱的几个号子都很感兴趣,特别是挑担号子。我说这是水乡的挑担号子,里面有水乡意境的柔美,展现了水乡农民祖先把沉重劳动看成是轻松娱乐的生活,他说可以作为轻松题材在作品中反映。
那一天,我为他提供乡间传统的民间音乐资料以及乡土民歌传承的信息资料,让他举一反三地去进行构思创作。用新一代人的思想观念去感受历史,感受生活,感受传统。至于张雪的主唱,我相信她会唱出水乡民歌和运河民歌独特的韵味,因为她母亲就是我们水乡成熟的女歌手。
他们回到市区一个星期,就把《淮安览古》的歌词及演唱旋律发给了我。我遵照他们的意见和叮嘱,对作品进行深刻地体会和分析。我很佩服尹子的胆量,他居然把明人姚广孝《淮安览古》的全诗都调度到歌词中,这种歌词我也见过,只看到有词作将部分原句使用的。他大概感到这种原词不好取舍,然后他就来了一个包装,将我们南闸民歌挑担号子放在开头引子,因为这挑担号子是水乡或者运河民歌的基调。
这种挑担号子都是衬词句,基本没有那种叙事或者表达情感的实词,这往往是劳动妇女的一唱群和,是一种劳动收获的享受。记得那在铺满晚霞的田埂上、堆堤心,她们的肩头青草担子重量应该有一百几十斤,也很沉重,其实那青草都要塞到猫耳朵,两头既像小山也像宝塔。从平衡学去认识,担子平衡就会两边分力,肩头担子重心力也就只有百分之五十。我想尹子之所以用这首歌做引子,正是一种用家乡农民心态来与古人对接,寻找览古的切入点。
接着是尹子创作的歌词段:月照高楼一曲歌,千里同一色,南船北马长相见,舍舟登岸走。这位写词写曲的音乐人,歌词仍然保持流行风格,这里也可能是他故意寻找到一个市井场面与前面跌宕呼应。
由于亢奋的激情所致,那些青筋暴起的船工已经顾不上那种生活曼妙的歌词口语创作,只能程式地呼喊。音乐人在这里安排激越的船工号子,歌词内容也是极为简单顿句,没有浪漫,没有含蓄,只有程式呼喊。两排船工身穿背心在激情表演,气势豪放,把歌曲意境推上了激烈的高潮,览古到心碎处,便是自由奔放的转折。这时从台下走来八名长裙歌女飘然而至,又缓解了古老淮安的激烈忧伤和悲哀,变成了荡桨的轻舟在悠悠地行进在历史的岁月里。这时场景又出现了好多小朋友的天真烂漫,标志着再沉重的历史也都有灿烂的未来。
《淮安览古》节目首场安排在10月16日晚江苏省紫金艺术节淮安分场展演。这是一种大场景的叙述表演,只有六分钟的演出,编导安排近百人的配合舞伴,给观众留下了轻松激越而又悠远的交错思考,表现了运河之都漕运之都览古抚今的宽广胸怀。有人有景,有声有情,有动有静,通篇构思精巧,寓意深远,音乐感强,是不可多得的优秀音乐作品。
尹子老师告诉我这是他计划创作的运河题材音乐作品系列之一,可以说是开篇相当成功,预祝他和主唱及编导获得更大的成功,以优秀的音乐作品为淮安文化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