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12月08日

拼出一片新天地

阅读数:1616  

卢万超

同学相聚的日子临近,我激动得两夜睡不好觉。回首中学期间那段青春燃烧的岁月,倾诉分别后的风雨历程,让我感慨万千。

高中毕业后,为生活不停地忙碌奔波,我先后在老家车桥镇干农活、开拖拉机,在镇电器厂、羽绒厂、电子管厂当工人,到南京卖蔬菜,镇江收皮毛、跑过供销……

2002年,我在朋友的帮助下,到宁波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清洁工。出于要面子的心理,在招聘表文化程度一栏中填写了文盲,以后一年四季每天起早摸黑打扫卫生,我和老婆两个人月收入只有900元。在打扫卫生同时,我利用自己在老家掌握的维修水电、绿化养护、机器维修等技能,服务小区业主,得到了公司和业主的好评。

2004年爱人突如其来生了一场病,花了很多钱,两个小孩还在家读书,生活顿时陷入了困境。所幸的是,我所在物业公司工会知道后,马上给我们报销了很多医药费。小区的居民也没有忘记我们,他们捐钱送菜,一起帮我渡难关。那一刻,我流泪了。本想先扫一年地,然后回老家再找出路。此事发生后,我心里也暗暗发誓:今后小区居民有事需要我帮忙,只要做得到,绝不会说“不”。

凭着勇于吃苦精神,公司领导得知我又是高中毕业生,2005年,便调我去鄞州区陆嘉家园主管卫生。陆嘉家园是农村拆迁性质的安置小区,居住人员素质良莠不齐,142个楼道里,有130多个楼道在装修,不但垃圾如山,而且灰尘满天。一天下来,夫妻俩累得腰酸背疼,脸上全被灰尘覆盖,只能看到两只眼睛。那时的小区治安非常混乱,一年内更换9个保安队长,在无人敢任职的情况下,我毛遂自荐。从此我就成了小区里的忙人,24小时吃住在小区,每天除了巡逻,就是维护绿化和卫生。哪户管道堵了,要搬东西,钥匙掉了,停电了,漏水了等琐碎小事,一喊就到。时间长了,居民都认熟了我这张脸,亲切地叫我“老卢”,也有居民送我外号,叫“小区110”。仅三年,物业管理处就收到11面锦旗。2012年总公司又任命我为朱雀新村、宝丽花园两个小区项目经理。按宁波市文明创建要求,对老旧小区楼道杂物、卫生死角、绿化带垃圾、乱晾晒、河边漂洗等现象进行全面清理整治。我带领全体物业工作人员承担了整治行动中最辛苦的工作。上百斤的废旧家具或家电,从楼道一一扛出来;违规搭建的凉棚、木架,没有工具就徒手拆解;绿化带或卫生死角散落的垃圾,靠弯腰捡拾。短短两天半时间,我足足跑了800余层楼。一次,在整治陆嘉家园小区环境时,我蹬着三轮车,清理了好几百斤杂物,连车胎都不堪重负爆了。搬上搬下来回20多趟,我顾不上休息又爬上卡车清运一张约800斤重的台球桌,突然,双腿一软,我从两米多高的车上摔下来。休息几天后,我又继续投入到小区环境整治中。

父亲是老党员,干过多年村书记,受他的影响,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一股“正能量”。在宁波19年,我干好分内工作的同时,也做了一些为家乡人争光添彩的事,获得了不少荣誉。雨天跳入冰冷的河中抢救落水者,从火海中背出小区的孤寡老人,小区的工作多次受到地方政府的通报表彰,还担任了鄞州区议政员。我的事迹被宁波晚报、宁波电视台、鄞州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荣获“宁波好人”称号,成了驻地小有名气的外地人。

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我深深地感到:一个人无论干什么工作,不要瞧不起自己,只要靠勤劳的双手,靠勇于吃苦的精神,就一定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如今,我把宁波当作第二故乡,与这里的居民打得非常火热。两个儿子在这里都买房定居,一家十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尊老爱幼,其乐融融,大家齐心合力共享和谐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