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0年12月08日
远去的“那份宁静”
阅读数:1911
骆干民
人长期生活在繁华喧嚣的都市和身处紧张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下,内心就会渴望恬淡怡然的宁静生活。只有身处宁静之中,才能让浮躁的心静下来。可以什么不用去想,什么也不用去做,任由灵魂之马在自由星空中狂奔。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自己向往的“那份宁静”。
那是30多年前的一个深秋,军校组织学员进行野营综合拉练。全副武装翻山越岭的长途行军已耗去了我们大量的体能。途中还有带战术背景的防空紧急疏散、长途奔袭、抢占制高点等训练内容。沿途枪炮声、火药爆炸声、喇叭信号声、口号声不绝于耳。一天下来整个人浑身湿漉漉的像刚被暴雨淋过,头脑嗡嗡作响。面对饥饿、干渴、疲劳等考验,我们咬牙坚持终于熬到日落时分。
当晚的宿营地选择在荒无人烟的大山深处,野炊与搭帐篷同步进行。炊烟枭枭升上了树梢,错落的帐篷撒满山坡,给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增添了一席生机。晚饭后,最想做的一件事便是沐浴更衣消困解乏。只可惜身处荒山野岭,这只能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在我们依山而居的山脚下便是一座“天然水库”,这是从连绵的群山中流淌清澈透亮的泉水汇聚于此形成一片宽阔的水域。我们拖着疲倦的身躯,拿着衣服、毛巾、脸盆走向谷底。抬头仰望,四周群山环抱,我们仿佛走进了一间天然的“大浴房”。宁静的水面下“绘”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在青山和绿树的顶端还“衬”着一抹淡淡的红霞,半山腰处悬挂着一“块”滚动的瀑布。一幅清淡优雅的巨型“山水画”倒嵌在幽静的谷底。空中不时盘旋的飞鸟点缀着水中的“画面”。若不是我们长途跋涉投宿于此,又怎么能偶遇这“幽居空谷”风月无边的自然山水。我们忘情于“山水”之中,感受着醉人的景色,什么紧张、疲劳、烦躁,此刻全都被“净化了”。
天色渐渐地转暗,水中的“画面”变得模糊不清。“时候不早了,抓紧洗漱吧。”一位同学提醒时,我才回过神来。山涧的泉水透凉,浇得人浑身哆嗦毛发,顿时体内像注射了大剂量的镇静剂,即刻头脑异常清醒,通体凉爽且困意全无。夜宿在这深山峡谷的林中极具诗情画意,皓月当空、泉水淙淙。这夜色美景不正是诗人王维笔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写实吗?清幽安闲的场景令人赏心悦目。我们躺在大地温馨的怀抱里,闻到了泥土和野草的芬芳,听着秋虫与山泉合奏的“催眠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美妙的梦乡。
清晨,“起床号”在这空旷的山谷里响起,显得格外地悠扬绵长,它打破了山谷的宁静,唤醒了沉睡中的我们。经过一夜休眠,吸纳了深山峡谷“精华”,每个人精神饱满,体能恢复如常。我们踏着漫山遍野的晨雾又拉开了新的一天训练序幕。脚下的路在不停向前蜿蜒,身后的山谷与我们渐行渐远……
浑然不觉中生命的时钟已悄悄地走过了30多年。因工作忙碌,为生活奔波,让我们顾不上欣赏、品味人生旅途上许多美丽的风景。虽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自己也曾刻意安排些休闲、旅游、度假等活动项目让身心得以宁静,但是始终再也未幸遇“那份宁静”。她只能成为永远的怀念,有时想起胸中依然是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