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12月08日

施河镇印象

阅读数:3951  

骆洪宾

施河镇,位于淮安区东南三十公里处,苏北灌溉总渠南岸,属于里下河地区,西南与扬州市宝应县、东南与盐城市建湖县接壤,因境内有一条大施河而得名。它是全国知名的教具之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基地”“全国生态镇”“全国卫生镇”等荣誉。

上午,披着一身明净的阳光,迈着一双轻盈的脚步,怀着一份愉悦的心情,我在小镇上随意行走。初始的印象,这是一个工农业并举的镇。镇西的工业园区,一条条道路平坦宽阔,四通八达;一幢幢现代化厂房排列有序,机器欢唱;一排排树木成行,青葱蓊郁。镇中心的商业区,高楼大厦林立,店铺鳞次栉比,街道上人潮拥挤,土特产的叫卖声不绝于耳。镇的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农田,波光潋滟的河流,自然散落的村庄。金黄色的稻穗低垂着头,正在等待收割的佳期。稻田埂上有数不清的野菊花,在秋阳秋风中竞相开放,姹紫嫣红,斗奇争艳……

智教乐享小镇,是施河镇人精心打造的一张名片。镇上,智能教具生产企业很多,中国施河乾坤集团就是其中的一员。江苏乾坤大厦,是集办公、产品展示、校园体验和接待来客的场所。大厦近百米长、高数十米,深度七十米,十分壮观气派。有二十米长的不锈纲伸缩大门、别具一格的门卫室、宽敞开阔的庭院、白色瓷砖的墙面、落地的玻璃门窗、弦目耀眼的电子屏幕、中国传统的红灯笼、苍翠欲滴的盆栽树木……这一切,融洽了现代化的技术水平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人惊叹不已。进入500平方米的教具产品展示大厅,如沐一缕校园的秋风,久违的学生时代,瞬间在眼前重现。但是,许多智能教育的工具设备和现场教学的场景,又是我们那时没有见过的,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智慧校园体验区内,有云录播、常态化录播、精品录播、创客空间、信息化数据中心、校园电视台等现代化教室和教具设备,还有展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孔夫子学堂、国学精华课室、智慧书香屋、茶香书苑……走进另一处3000平方米的生产区,工人们紧张地忙碌着,品种繁多的教具产品琳琅满目,包装精美,正在等待运往全国各地。

施耐庵葬身之地,是施河镇历代传说中的一张名片。这张名片,显得古老陈旧,一种往事越千年的情愫油然而生。施耐庵是一代文学大师,却与施河镇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成功地塑造了108位梁山好汉的形象,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小说中的许多故事情节,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施耐庵,祖籍苏州,后移居兴化。生于元贞丙申(公元1296年),死于明洪武庚戍(公元1370年),享年75岁。他著书《水浒传》于淮安古城大香渠巷的一个小院落里,死后安葬于施河一带。后来,兴化家族晚辈认为他是光宗耀祖的大人物,便将其尸骨捡好后用棺木迁移到老家兴化重新安葬。由于年代久远及地形地貌的变化,施耐庵的墓地在施河镇何处已无踪迹可寻。至于宋江死于蓼儿洼、蓼儿洼在施河境内、施耐庵本人也效仿宋江魂归蓼儿洼等传说,今人已无法考证。我认为,这一点并不重要,有故事的地方就是好地方。下午,我在大施河、小施河一带走走停停,寻寻觅觅,虽无一点收获,思绪却在那一段历史的长河中流连。

赏月品水乡,是施河镇水乡旅游的一张名片。这张名片,显得诗意十足,让人充满了遐想和期待。这里是一个水乡,东靠绿草荡,南依射阳湖,沟渠湖荡遍布于乡野。傍晚时分,家在大施河边的一位朋友留住我,他说:“晚上先喝酒,后去大施河边赏月。”我说:“好啊!”之所以爽快答应他的原因,一是久居在水泥森林般的城市里,看月亮是一种奢侈的愿望。二是时值中秋,正是满月的大好机会。晚宴结束后,带着些许醉意,漫步于大施河边。此时,湛蓝的夜空中,高悬一轮玉盘般的月亮,明亮而圆润,端庄而清丽,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繁星点点,闪闪烁烁;几朵白云,轻轻飘动。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洒落在水平如镜的河面上,波光如碎银般地跳跃,好像一条玉带呈现在眼前。站在河中间的大桥上,视野开阔,是水乡赏月的最佳地点。举目,天上一个月亮;低首,水中一个月亮。水天一色的情景,朗月照人的意境,让我蓦然想起唐代张若虚的诗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离开施河镇时,我回首眺望,村庄、工厂、田野、树木、荷塘、庄稼,都沐浴在明净的月光中,如梦如幻,如诗如画……

施河镇,一个让人想再来重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