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12月10日

平桥镇李前村:

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阅读数:1108  

融媒体记者 张攀江 郭 威

走进平桥镇李前村,沟渠流水潺潺,路旁绿树成荫,家家屋前都围着白色的小栅栏,里面种植着青翠欲滴的蔬菜。“离开了绿色,乡村就失去了本色。这几年,我们围绕绿色产业、绿色人居、绿色文化做文章,用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村子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李前村党总支书记王建兵说。

发展绿色产业,以生态赢“订单”

“今年我们试种的稻鸭米全部收上来了,100亩地收了8万来斤,这个米入口软糯、越嚼越香,我们明年准备扩种。”村党总支书记王建兵说。2019年以前,李前村还是个穷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8万元。王建兵带着村“两委”一班人四处“取经”。2019年,李前村被列入淮安区“党建引领、集成振兴”试点村。王建兵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按照“党建引领、村社一体、合股联营、融合共建”的改革思路,成立民惠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动员139户农民流转了近800亩土地,其中700亩土地种植南粳9108生态大米,100亩土地探索种植生态稻鸭米。“我们的大米都尊崇原生态的理念,绿色无污染,这样才有竞争力,特别是稻鸭米,我们放了800只鸭进去,与稻田共生,既疏松了土壤,又吃掉了害虫,好处很多。”王建兵介绍,因为绿色稻米品质优、香味浓、口感好,所以销路很好,特别是稻鸭米,村子和江苏天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种植协议,再也不愁销路问题。王建兵笑着告诉记者,不仅大米都卖光了,连鸭子都卖光了。明年村里要扩大种植稻鸭米,继续以绿色产业来带动乡村振兴。

打造绿色家园,以村景留“乡愁”

走进李前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黑白两色的“人居环境五好示范村庄”石牌,古朴而典雅。石牌后面是一个新建的小游园,游园里花草依依,林木错落,长廊点缀,还有一个现代化的户外大屏在滚动播放新闻。很难想像象,在一个小村子里,有这么优雅别致的休闲场所。在李前村的村组道路两侧,是以黑白色彩为主基调的太阳能路灯,上面镶嵌着两个“和美李前”字样的方形灯笼,散发出一股江南水墨风韵。记者注意到,在家家户户的房前,都用白色的小木栅栏做了围挡,村民种植的蔬菜都在围挡里,既美观,又文明。“这两年,我们以绿色、宜居、美丽为目标,在人居环境建设、‘三清一改’工作上投入了100多万元,按照田园式、花园式、现代式的模式进行打造,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王建兵介绍,李前村对村庄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全面加强绿化、亮化、美化力度,光清理草堆、垃圾堆、杂物堆就达210处,对6处污水管道进行了维修、改造、新建,把村民露天排放的生活污水全部接入污水管网,实现了李前村村美景美水美的生态目标,把“乡愁”留在了村里。

弘扬绿色文化,以文明促和谐

在李前村党群服务中心,到处都悬挂着一幅幅典雅的古诗,中心的内墙上更是进行了精美的古诗墙绘。王建兵告诉记者,今年的11月24日,村里成立了“李前诗社”,有100多位村民成了“农民诗人”。他们闲暇时,不是聚在一起打牌聊天,而是共同研究诗词写作,为村子增添了一股浓厚的书香气息。“弘扬绿色文化,有助于提高农民的道德素养。这两年,我们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一方面完善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等文化阵地,另一方面大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宣传文明服务理念,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也为我们赢得了‘无访村居’的美誉。”王建兵说。

“江苏省生态文明示范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淮安市人居环境示范村”“淮安市特色田园乡村”……一张张“绿色名片”,展现了李前村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土地流转,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同时,我们将利用育秧大棚进行特色水果和特色蔬菜种植,在村主干道附近种植花卉和苗木,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王建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