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0年12月17日

螺蛳街村:

党建引领促文明 强村富民谋发展

阅读数:1940  

融媒体记者 徐华阳 仲卫卫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河下街道螺蛳街村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着力打造“三联三有”亲民党建品牌,造浓文明创建氛围,打造社区特色亮点,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产业强、村民富、环境美、治理好的喜人发展态势。

螺蛳街村地处淮安城北,连接新老城区,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共有6362户,总人口22268人。2019年底,螺蛳街村集体经济收入270.2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6万元,全村19户低收入扶贫户2018年底已全部脱贫,先后获得“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生态文明村”等多项荣誉,逐渐成为让居民满意、社会稳定、领导放心的幸福和谐社区。

走进河下街道螺蛳街村,映入眼帘的便是平坦干净的沥青路面,道路两旁创建文明城市宣传版面上,一篇篇党员示范户、文明示范户、楼道好人等先进事迹介绍,使居民在耳濡目染中陶冶道德情操,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

螺蛳街村居民刘文龙告诉记者:“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我们深刻感受到身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绿化、道路等各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小区的脏乱差环境没有了,各种文明创建宣传标语、宣传栏等都比较齐备。村里到处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绿化整整齐齐,治安方面也非常安全,我们住得很舒心。”

螺蛳街村党总支书记徐宏介绍,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该村以党建为引领,建立了“三联三有”的工作机制。通过组织联网推动社区治理有抓手,通过队伍联动推动党员干事有平台,通过资源联享推动为民服务有保障,不断地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成效。以美化乡村颜值为手段,构筑品质螺蛳街。积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对后街背巷的道路进行硬化和亮化,保障居民出行安全。建成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以涵养向善力量为目的,树立文明村风。打造法治文化宣传街、“恩来精神”文化长廊、图文并茂的楼道文化等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开展“平安家庭”、“学恩来家风,树清廉家规”等活动,选树典型凝聚力量,在党群中掀起注重家风家训的文明之风;组建“小螺号志愿服务站”、举办多姿多彩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满足村居的精神文化需求。

如今,生活在螺蛳街村的居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今年11月份该村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我们将持续放大‘全国文明村’品牌效应,固本强基,发展特色,创优争先,造福百姓,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徐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