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0年12月17日
施河镇集成改革助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阅读数:1449
通讯员 张丽霞 邵庆春 陆昊伟
为激发镇域经济发展新活力,施河镇加快推动全镇集成改革综合试点步伐,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切入点,构建现代农业新生态,打造乡村振兴增长极,“施河样本”正迸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中央厨房+新设备
打造集成融合舌尖新美味
该镇坚持“以项目促产业,以特色促品牌”的总体要求,全力支持企业发展,积极探索构建一二三产融合模式。镇区内江苏百斯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融入“从种子到筷子”的发展理念,初步形成了高效种植、中央厨房智能化规模生产和冷链运输及供餐服务的融合发展格局。投资兴建的中央厨房(一期)项目,总投资5.65亿元,年产2亿份营养餐。并且公司特别引进了2条全自动化国际先进生产线及相关农产品加工设备,保证食品的营养成分不丢失。与全日空、海航等国内外航空公司及海底捞等知名餐饮企业深度合作。“百斯特”已成为米制品行业一个新兴领跑企业,先后荣获“中国团餐创新奖”“江苏好食堂”“中国学生营养餐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2017年,中央厨房项目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初创组金奖。
生产基地+新模式
拓展集成融合致富新途径
百斯特农业注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在做大二产深加工中央厨房的同时,着力一产种植业和三产运输业、服务业的发展。一是实行科技引领化。新建50亩蔬菜种苗温室连栋大棚,让消费者四季都能吃上绿色蔬菜。二是实行产销一体化。新流转500亩土地,开辟低收入户智慧脱贫“责任田”,由村组织引领,低收入户种植,百斯特提供种子、技术支持。三是实行成果惠民化。2019年竣工的蔬菜生产及初加工基地项目,现解决低收入农户就业15人,每户年增加收入1.8万元;利用产业富民资金1200万元带动9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年增村集体收入8万元;建设1万亩优质稻米基地,水稻亩产增加60公斤,每年可为项目区内水稻种植户增收150万元;在7个村施行“五统一”管理模式,带动1500多农户参与蔬菜和优质稻米产业发展。
政策支持+新项目
拉长集成融合产业新链条
施河镇巧借集成改革东风,对标国家和省市区一二三产融合文件精神,建成全市作标杆、全省走前列的乡村振兴示范区。用好产业扶持政策,引导共创、杰翔等企业打好技改投入与转型升级的“组合拳”,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方式;推进高铁航空餐、盛达体育技改等重大项目12月底前竣工投产,新增300多个就业岗位;全面实施“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结对共建项目,以点扩面推动本地企业与其他镇村共建。加快投资20亿元一二三产创新融合产业园和中餐工业化项目建设。未来施河将把一二三产融合作为发展重点,构建“农业+科创+旅游+工业+服务”的多元化产业结构,聚力打造3.3万亩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现代食品加工基地、美丽乡村体验片区三大特色板块,积极打造“十百千万亿”工程:绘就十里画卷、集聚百家企业、带动千人就业、发展万亩果蔬、实现亿元税收,以一二三产集成创新融合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