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0年12月17日
平桥镇
运河岸边添新居 农房改善顺民意
阅读数:2927
韩晓健 翟 宁 潘 峰
平桥镇地处大运河畔,是淮安区的南大门。连日来,平桥镇平东社区、上河社区、运河社区的建设工地如火如荼。该镇依托农房改善项目,做好绿色文章。不日,平东社区、上河社区将交付使用。平桥运河沿岸更绿了,平桥人心更畅了。
平桥镇把农房改善与打造运河沿岸绿色家园紧密结合起来,利用水源的有利条件,打造好运河风光带,群众看到农房改善的现实美景,主动找到村委会,提出改善住房的意愿。
12月8日一早,该镇九洞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周恒阳和妻子来到平东社区建设工地,周恒阳看着未来的新家感慨道:“我100多平方米的新房马上就能拿钥匙,还有补偿款。农房改善,‘改’到我心里去了!”
一张蓝图绘到底,面对群众要求改善的人数太多,平桥镇坚持四类人员户优先,刚需建房户优先、高速高铁沿线优先、大运河沿线优先、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涉及户优先的“五优先”原则,按照“集聚提升、整村推进、特色保护”原则,布局乡村发展空间。由于现有的平桥社区、上河社区安置已满,该镇及时将新建运河社区的计划提上议事日程。
平桥镇三大社区紧邻运河,风光旖旎,岸绿人美。该镇依托运河沿线,与东西走向新建348省道为两条主轴,去年新建的平东社区与平桥豆腐传承基地紧密结合,建成豆腐文化示范带,积淀着平桥豆腐传统优势,让以平桥豆腐为代表的美食文化放大成资源优势,形成串点连线成片的集聚效应。
上河社区是平桥农房改善的又一张名片,这里的农房改善项目重点构建新居与原宅映衬、高低错落有致二层为主、人居和谐共生的新型生态农村社区。既有传统建筑的古风与典雅,也有农民田园生活的安逸。小菜畦、小花园成为新型民居的点缀,也是新型农民的乡愁。
平桥镇前庄村村民杨宝林现年66岁,体弱多病,妻子四级残疾,是前庄低保户。现居住的房屋环境比较差,交通也不方便。前庄村总支书记郭金中了解其本人有改善居住的意愿后,现场与镇农房办领导沟通协调,当场对杨宝林表示按最大补助政策将该户纳入农房改善计划。经测算该户在经过搬迁改善后,可以在平桥镇运河村社区拿到85平方米的一层单门独院的洋房别墅,同时还可以拿到约15000元左右的现金补贴,听到此消息,杨宝林老人当即热泪盈眶:“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郭书记,生活了一辈子也没想到以后还能住到这么好的房子”!
平桥镇农房改善项目因地制宜,创意设计整体风貌、建筑风格、村口标识、节点小品,着力打造具有平桥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同时,注重挖掘历史、地理和文化特色,尊重自然肌理,彰显本乡本土文化底蕴,最大程度保留乡村印记。平东社区与豆腐传承基地展现了餐饮文化的主色调,整体风格体现了高、大、上。上河社区是农耕文化与小镇气息相得益彰的田园融合体,体现了平桥人的勤劳与质朴。运河社区则是溪水相流,人文和谐的淳朴民风与大运河的历史底蕴的经典组合,体现了平桥传统优势与现代文明的天工自成。
据了解,2020年,平桥镇共有2个农房改善项目纳入全市年底竣工计划,平东社区534套住房,上河社区148套全部在年底前交付使用。